今年“五气合治”十大实事排定


黄标车基本淘汰,首次将挥发性有机废气列入专项整治范围,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今年“五气合治”十大实事排定
控烟气、降废气、减尾气、消浊气、除臭气,“五气合治”与“五水共治”同样重要。日前,市委办和市府办联合下发2015年“五气合治”工作计划,并排出了今年要做的十件实事。
高污染燃料锅炉要拆除
再淘汰2.6万辆黄标车
锅炉是烟气的重要来源,在一些乡镇,仍可以看到一些冒着黑烟的管子,有的是小浴室,有的是一个炒货加工厂。根据今年的工作计划,全市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禁燃区内不再审批燃烧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锅炉要在2015年底前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洁能源。全市建成区、具备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条件或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禁止建设燃煤锅炉。
据测算,全市机动车年排放氮氧化物在1万吨以上,占全市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因此“减尾气”刻不容缓。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淘汰黄标车是今年要啃的一块“硬骨头”。今年我市将基本淘汰黄标车,数量将达到26234辆。另外,建立完善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严格新车和转入机动车环保准入,强化机动车登记、检测、维修和报废全过程管理和环保标志管理。
挥发性有机废气
首次列入专项整治范围
今年4月2日,在市环保局向市民推出的“你点我查”中,柯桥区福全镇富强村上空的酸味被点名。市民随同执法人员到绍兴富强染化有限公司查看,发现怪味来源于污水。
在今年的“五气合治“中,首次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列入专项整治范围。我市将开展烘干机、拉毛机、蒸花机等废气排查治理,对石化企业、有机化工、医药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调研,在石化等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街、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柯桥区滨海工业区、杭甬高速绍兴段沿线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
小区的装修和干洗废气污染也不少,这次也被列入整治范围。工作要求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溶剂。民用建筑内外墙体涂料强制使用水性涂料,家庭装修倡导使用水性涂料,限制淘汰涂料,严禁使用溶剂型涂料。全市民用建筑内外墙体水性涂料使用率达75%。开展干洗业废气污染整治,强制回收干洗溶剂,基本完成干洗业废气治理。
扬尘污染严重要公开道歉
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工地扬尘和农田秸秆燃烧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如推广项目建设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继续规范渣土等散装物料运输,加强密闭化、防遗撒管理和监督,加快新型渣土运输车应用,推行卫星定位系统。按“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长效管理机制,创建文明工地,做到“九个100%”。建立对违法违规企业的长效制约机制,施工单位因扬尘污染受到处罚且情节严重的,应在主要媒体上向社会公开道歉。
另外,严控拆迁工地扬尘,严禁敞开式作业,积极推进湿法作业方式,对暂不利用的拆迁工地采用湿法喷播技术及时复绿抑尘,做到“四个100%”,即拆迁现场100%围挡、拆除工程100%洒水、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拆迁垃圾100%无害化处置。
深入推进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饲料化、能源化等形式的综合利用,总结推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先进经验,建设一批秸秆发电等示范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上虞区作为试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力争区域火点数较2014年下降30%。
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10件实事
1.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社会燃煤总量比2012年下降3.5%。
2.淘汰燃煤小锅炉,全年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1300台。
3.淘汰黄标车,全年淘汰黄标车26234辆。
4.实施脱硫脱硝改造,完成4台锅炉脱硫,7台锅炉脱硝改造。
5.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基本完成挥发性有机废气重点区域的炼化与化工和印染行业整治,完成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工程22项。
6.重污染天气降尘,加强道路洒水车辆配置。购置3辆雾炮车用于中度污染及以上天气降尘。
7.创建文明工地,全市创建文明工地9个。
8.提高公交分担率,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2%,达到19.2%。
9.提升油品质量,年底前全面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
10.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

静观空气的变化!

听其言,观其行

有关部门多出点力,流些汗对身体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