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户都在问“请问你们工业4.0的作为是什么?” 服装厂展开无人化革命

最劳力密集的服装产业,在工业4.0的浪潮下,也许未来无人时代会来临。 图片来源:刘国泰
台湾服装厂与机械厂跨界合作,以模块化生产的概念加上特制机械手臂,机器人取代服装工人的时代来临。
研发机器人织服装的研发中心就在台北市忠孝东路,墙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模板,旁边则有一台“数字模板缝纫机”。这是全球最大服装厂之一的聚阳,正逐步迈向自动化、智慧化生产的第一步。
聚阳在全球有20多个工厂,旗下员工达3万3千多人。未来,蚂蚁雄兵可能都会被机器人取代。“我们的数字模板缝纫机,加上正在研发中的机械手臂,以后服装厂几乎不需要人了,”聚阳开发暨技术处总经理廖白蓉说。
最劳力密集的服装产业,在工业4.0席卷全球的浪潮下,也展开了无人工厂的革命。
这是因为,nike,爱迪达与unde r armour等品牌商,纷纷跳下来开发自动化设备,甚至自行设厂,从品牌经营走向制造端,让全球的代工业者,纷纷上紧发条。
请问你们工业4.0的作为是什么?
“最主要的刺激是爱迪达在德国设立了speed factory,今年初与西门子合作的美国厂开始量产。unde r armour也在美国巴尔的摩成立类似的lighthouse。聚阳的客户都在问,请问你们工业4.0的作为是什么?”聚阳创新研究中心资深经理张豊富说。
过去,服装产业的自动化程度很低,原因是衣服有弹性,因此无法像电子产品一样,运用机械手臂夹取。另外,聚阳的主要客户是快时尚品牌,款式推陈出新非常快速,同一个款式来年也不会再生产,因此自动化的难度高,效益也低。所以聚阳与机械厂合作,以模块化生产的概念,解决款式变化快速的快时尚服装厂,难以自动化的问题。
聚阳的创新研究室,网罗了纺织、工业工程、自动化控制的跨领域团队,把每一个裁缝的工段(例如缝上领子),设计出专属的模板。员工只要把模板放在模板机台的平台上,缝纫机就会按照软件的指令,完成缝纫的工作。
“服装厂必须快速改变,让更多的设备取代人工,想办法把劳力密集的部分根本改善。现在还做不到无人工厂,但这个时代会来临,”聚阳董事长周理平预言。(黄明堂摄影)
以后,聚阳透过台北创新研发中心,就可以把客户下单的款式模块化,再把模板交到海外工厂,完成衬衫、帽t、洋装、裤子等等产品的缝纫工作,“前几大客户都来看过,他们很惊讶,”廖白蓉说。
廖白蓉表示,这台机器十几年前就有,但他们的“用法”与别人不一样,夹治具也有特殊的know-how,过去工厂要有很多技术工人,但用这样的机器,任何人都可以做熟练技工才会的事,后续服装厂要再加上机器手臂,就可以取代工人放上裁片的工序, “未来服装厂人会很少”。
另一个走向无人工厂的关键是聚阳正在开发中的“机械手臂”。聚阳昨日首度公开忠孝东路上的创新研发中心,张豊富卖了个关子。他表示正在研发的机械手臂还不能公开,只能播放类似的影片。
影片中,机器手臂不仅可以夹取柔软的衣服,还可以折得整整齐齐。机器手臂前头,装了可以
执行品管任务的摄影机,“以前用人眼判断,难免有主观的成分,现在用机器就不会有这问题,而且24小时都可以做,”张豊富说。聚阳也展示了3d 扫描机。透过扫描机,三秒钟可以建构体表的3d仿真,再传到动态仿真试衣系统,目的是缩短打样速度。
以前客户要看到样衣,需要经过打版与实体裁缝等阶段,产品寄到国外品牌设计师手上,至少要花两周,如果中间沟通有落差,样衣需要再修改,所花的时间更长。有了这套系统,客户可以实时在虚拟试衣系统上,确认尺寸、花色、版型等。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样衣,“客人早上到台湾,下午离开时就可以带走样衣,”张豊富说。
聚阳的下一步是走向智慧化生产。张豊富说,聚阳很早就把客户报价、供应链管理、质量控管等数据,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但欠缺的是生产机台的数据。在陆续自动化后,才有机会转成物联网,把整体工厂运作与接单状况,交由决策者分析,做到工厂的数字分身(digital twin)。他表示,投入数字分身对聚阳的帮助是,生产前可先模拟,分析生产效率,再决定接不接单。接单后的实际生产状况,也可以预早判断是否可如期交货。
“服装厂必须快速改变,让更多的设备取代人工,想办法把劳力密集的部分根本改善。现在还做不到无人工厂,但人工逐年会减少,5%、10%,甚至20%,这个时代(无人工厂)会来临,”周理平预言。
关于我们:网站内容更精彩!
物联之家(iothome)一个有态度的物联网科技新媒体。我们关注物联网领域的价值发现和趋势,关注该领域的大小公司和大小人物,这里有跟物联网相关的深度观点、测评和剖析。物联网改变世界,我们将参与和忠实的记录改变的过程,见证物联网带给人类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