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社区商铺必须注意开发商的这5个问题!你知道几个?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新兴商业地产形式更是不断涌现。虽然商业市场受电商的影响很大,收益率下滑,但线下商业仍然固有先天优势,现代商业铺面仍然有较好的前景,所以仍受投资者的喜爱。目前,市场有如下几类商铺形式:1. 传统商铺;2. 专业市场;3. 市中心综合商业市场;4. 社区商业中心;5. 休闲度假商业;6. 大型商业中心mall等。
商业地产投资仍存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一手社区商铺较容易入手,由于开发商直接销售,房价比较直观,面积选择比较自由,所需资金量就比较容易接受!但随着社区的逐步发展,社区商业也成为了一种普遍商业业态,商业败笔比比皆是,因此,现在对于商铺投资者决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人流量,未来前景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并且也要对开发商惯常的宣传概念认真分析,辨别可靠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避免投资失败!下面就对社区商业销售中开发商常用宣传噱头加以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切实帮助!
商铺投资应该注意开发商宣传手段1.顶级商业宣传噱头能否实现
开发商在销售商铺时多以所谓的“顶级品牌”等吸引人的概念为噱头,吸引投资者购买。但问题是这些概念由谁来实现?如何来实现?商业运营是一件相当专业的事情!要知道,开发商把商铺分割成一个个铺面,然后卖给投资人。所以,现在产权归个人了,个人当然是觉得什么赚钱就经营什么,谁出的租金高就租给谁,其他的人也是同样的!
商业地产专业运营团队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没有一流商业运营公司参与的话,商铺卖完了之后,之前粉饰的“顶级品牌”、等概念能否实现与开发商也没有了直接利益关系,结果如何可想而知。有的项目承诺统一回租、统一招商、统一管理。但实践证明这很难实现,不可能所有商铺的业主都心思一致,一旦有特立独行的,必然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很难真正执行下去。
开发商利用顶级商业概念绘蓝图2.商铺位于社区还是商业中心区 将直接影响价格
开发商在销售时往往告诉投资者:该项目体量多么庞大;周围人口多么密集;投资回报率多么多么高,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首先应当搞清楚,这一项目是城市规划的商业项目,还是住宅项目的商业配套。虽然许多开发商把住宅配套商业规模加大,但只要是建在居住区内,其功能必然只能是为社区服务,不会成为有辐射功能的商业中心。 要知道,每一个住宅项目,按照国家规定,都必须配套足够规模的社区商业。由于对商业地产销售前景看好,绝大多数项目都会按上限设计商铺,甚至会超标准规划建设。因此,当开发商告诉你,该项目周边有多少住宅项目,有多少居住人口的时候,不要以为这些人都会到你的店中来购物,因为他们所住的小区里也会有规模不小的商铺。
正确看待知名商家入驻问题3.知名商家入驻的商铺是否一定好
与家乐福、华堂、国美等著名商家为邻的前景非常诱人:这些店家选址严谨,选择的地段一定不错,而且它们的入驻必然带来旺盛的人气。 但必须知道的是,开发商提供这些著名商家入驻的条件和卖给你商铺的是截然不同的。著名商家所支付的租金水平一般不会超过每平方米每天2元,最低的甚至只有几毛钱。虽然租给家乐福,开发商赚不到钱,但因此周边商铺的价格会被炒高。如果商铺购买价格过高,即便沾了家乐福人气的光,也不见得赚钱。 还需注意的是,大商家往往要求独立门户,与其他商铺相对分离,“一步差三市”,如果开发商推荐给你的商铺与家乐福分属两个楼,人气差的可不会是一星半点。
谨慎开发商变相返租销售手段4.“n年返租”是否降低风险
商铺的正常投资回报期应当在8-12年之间,开发商承诺3-5年的返租对降低初期风险有一定好处,但这样承诺很可能导致价格的上涨。如果返租项目的售价高于周边项目的话,开发商返还给你的租金可能仅仅能弥补你多付出的房价。
商铺与住宅价格没有可比性5.商铺价格与住宅价格是否存在内在联系
许多开发商在宣传一种观点:在香港,商铺价格超过同地段住宅价格的10倍,而这里商铺价格仅是住宅1-3倍,上升空间巨大。 但事实是,商铺价格与住宅价格没有任何关联性,影响商铺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商铺供应总量。香港人口密度极高,而可供应的商铺用地有限,导致商铺价格极高。
二手铺面交易更显复杂对于二手商铺的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主要集中在传统商业店铺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地理位置一般较好,商业配套比较成熟;人流量已固定,比较容易统计;一般面积较小,适合资金实力一般的投资者等,但也为成熟商业,往往价格比较高,并且房主出售意图往往很难把握!所以二手商铺投资稍显复杂,并且需要承担的税费也比较高。关于二手商铺投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