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五六点,忙完手头的事后和公司的几位伙伴驱车60多公里去看望一位西北地区教育行业受人尊敬的前辈。也正是因为他的牵线,我们才得以成为北师大百思迪威作文的陕西运营中心。生病住院一周多了,这么多年非常拼搏,全国教育同行很多都知道他。他特别叮嘱我们再忙也要按时吃饭,尽量不要熬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他最近不在公司,但各项事业依然照常有序运转。顺便聊起合伙人的重要性。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2015年刚进入托管行业的时候,谁也不认识,一切全靠自己。摸索中前行,走了很多弯路。到后来的第二家、第三家机构,正是找到了合适的合伙人,才得以让我放心放下托管机构管理全身心来做托管联盟。记得一位商业领域的大咖说过,传统的雇佣关系时代已经走到末路,未来是合伙人时代。马云阿里巴巴从2011年开始实行合伙人管理模式,2014年正式发展30位合伙人。小米手机以合伙人管理模式被众多公司学习和模仿。
当然并不是说合伙人就一定由于独自创业,其实托管班的创业难度要低于很多行业。你个人会沟通、会采购设备、做事有规划、有一定的毅力,善于学习就可以。最近有好几个同行在咨询如何合伙的问题,有些是准备入行,有些是再开一家。想找合伙人,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股权分成等事情。我并没有学过股权课程,只是从自身的理解简单聊聊一些概念和注意事项。不正确的地方还请指正!
资金合伙
合伙开机构,最常见的做法是资金合伙。就是你出多少钱,我出多少钱,他出多少钱,然后按照出钱比例进行分红。可以是2个人,3个人,很多人,人数没有上限。但不建议超过3个人合伙,人越多,后期决策难度越高。按照什么比例出资和分红大家一起商量来定,比如有人全职参与,有人兼职参与,有人不参与。但在商议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不要因为是朋友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觉得对自己不公平。这会对你后续的工作积极性埋下隐患。在大家实现财务自由之前不要高估友谊的力量,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金钱是人性的试金石!书面明确好或许可以避免很多次人性的尴尬!
资源合伙
比如你出资,我有学校关系资源,他有教师资源(可以代课),谁招生很厉害,谁管理很厉害等。资源是不太好直接评估价值的,也需要你们合伙人之间商议。比如a出资2万,b全职管理,c负责上课等。和现金合伙一样,比例你们之间商议就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资源是长期性可以使用的,有些是阶段性的。比如b在你们目标学校里有熟人关系,但这个熟人后期可能会调到其他学校。你们得往后想一想。
绝对控股
这种模式是大股东占股超过三分之二,即67%的股权。这个模式适合大股东投钱最多,能力也最强。在合伙人内部拥有绝对控股权,拥有一票决定/否决权。其他的合伙人总部占比不高于33%,可能还预留一些股份留给后续的合伙人或优秀员工。
相对控股
这种模式是大股东占51%的股权,其他合伙人加在一起的股权不超过49%。可能还预留一些股份留给后续的合伙人或优秀员工。这个适合大家能力或者资源或资金差异不是特别大,但其中有一位在战略眼光、管理等方面比较优秀的人来做大股东。
不控股
这种模式汇总没有相对的大股东,大家的股份比较平均。甚至是50%和50%,或者33.3%和33.3%和33.3%等。不控股没问题,但不建议股份平均分。上周有一位校长就打算和合伙人平分股份,这是股权中的一大忌,后续如果意见不统一,就只剩下扯皮,甚至有些合伙人会出走。会导致机构元气大伤。商场有很多这样的真实案例!
退出机制
在合伙做生意,大家都是怀着美好愿景出发的,且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不一样。难免后续会发生一些分歧。且创业的成功率不是100%,需要做退出机制。假设你们的合伙协议中写着合伙人必须一起做满2年方可推出,如果中途退出,股份怎么处理?是按照当时出资的什么比例退出,其他合伙人怎么购买退出这个人的股份。这些都需要说清楚!
合作期限
如果是和熟悉的人合作,对他/她的性格脾气为人处世比较了解,那么可以一次签订好合作合同。但如何你们之前并不熟悉,建议先签订一个试合作期限。如果你们之间不合适应该怎么做等。过了试用合作期,再签订一个正式合作合同,期限可以是1-3年左右。
合作原则
合作一起做生意,人品和能力都很重要,但我觉得人品比能力更胜一筹。如果一个人的人品有问题,惟利是图。一起打江山的时候大家是兄弟,到分红的时候各种算计,不按合同约定的来分。
财务公开
合伙做生意,其实很多不愉快就是因为账务不透明,管账务的觉得自己做的没问题,或者觉得自己忙没时间做账。既然负责了账务,就必须要在约定的时间公开。其实托管机构的账务很简单,收入无非就是托费和文化课收费,支出也就是常规的食材、水电物业房租费、人员工资等。每月收入减去支出就是利润。收入和支出得分两个人来管。一个人管收入,一个人管支出。建议一个月公开一次账务!
怎么操作
说完以上基础知识的普及(虽然我也是半桶水),再来说说实际托管班的运用。比如你是新开的校区,准备开一家托管机构,整体预算10万元。假设a出资6万元,b出资3万,c出1万但拥有非强厉害的招生方法。那么c的招生就算资源,比例分配时就不能仅仅按照出资的比例来分配。
假设你是打算开第二家校区,你可能会离开现有团队去管理第二家机构。你可能从现有的员工中提拔一位非常优秀的来做校长。但如果只是发工资,如果校长的能力、经验到了一定阶层他可能会跳槽或者自己创业。那么其实就可以给这么校长给予一定的股份,可以让校长出一点资金,也可以不出,这个根据你给予的股份比例。就是原来校区的收益直接和校长的收益挂钩。
员工持股
还有种做法是全员分红,假设你校区每月的营业额是6万元(这个营业额不能定大家够不着的额度),那营业额超出的部分能不能、敢不敢拿出50%甚至更多分给员工?那你觉得校长和员工还会像以前一样不愿意孩子数量增加吗?让他们从原来的为你干,变成为自己干。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人最开心的时候不是自己拿到钱的那一刻,而是自己算出来能赚多钱的时候。
家长持股
上个月底认识一位当地的同行,聊天中得知他的校区直接拉家长入股。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和他仔细聊了一下。他校区是一个位于二层的商铺,300平,一个月的利润在2万左右。他和熟悉的几位家长沟通,把孩子放在托管六年,对你孩子托费打折或免费。你出4万元,我出让10%股份。他发展了3个家长,拿到了12万现金(他当时投资不到10万)。同时,这些家长成为了机构的股东,至少自己的孩子不会走,家长也会尽力把周围邻居朋友的孩子介绍过来。
如何融资
如果你资金不足或者没经验的时候,能拉上一两位有资金或有经验的同行一起做也是个办法。但要怎么样让别人看好你这个项目,也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其实市面上一些拿到几百万乃至几亿元的创业公司,很多都是还没盈利企业是只是雏形而已。那为什么能拿到投资呢?投资机构又不傻。
说简单点,就是善于讲故事,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把你现在做的项目的前景、规划、资源等等进行梳理。告诉别人你准备怎么做?这个项目半年后、一年后、二年后……能做到什么程度,能赚到多少钱等等。有些人刚好有资金或人脉,或许你们就可以合作!
以上内容由bantuoguan原创,希望对你有用!欢迎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