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翻我们伟光正的晚报,翻到一篇孙端包公殿失火的消息。
消息虽然很普通,但让人吃惊。记者为了吸引眼球,竟然说此包公殿是鲁迅小时候看过社戏的,理由就是鲁迅小说《社戏》里曾经对此有过描述。
那么,重点来了,大家注意看:是鲁!迅!小!说!不是鲁迅散文杂文回忆录,是小说哦!那么,记者这个说法是否能成立呢?
答案是否定的!
小说有现实意义,但绝不能说就是现实!小说与现实之间,不能划等号!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说《祝福》了,鲁迅自己都说了,祥林嫂是他见过很多乡村妇女的综合体,而文中的“我”更不能直接认为是作者鲁迅本人,只是一种写作手法,让读者更加直接、亲切、身临其境而已!
亲爱的晚报啊,你又错了, 知道么?
小说怎么不能描述现实事物了?
可以描述,但鲁迅有亲自告诉你这就是现实的吗?
鲁迅有和你说过他没有去过吗?lz
既然不能确定,怎么能写呢
晚报当小说看
错与对一分为二看待!
知错就改吧
鲁迅说,你们都错了,去不去关你们毛事
社戏应该不是小说,是他自己的经历
呵呵,你该扛着大旗去打假:柯岩风景区的鲁镇景区,那才是大头
鲁迅就不能去包公殿看戏,沒去看过能写的这样彩。
消遣而已,看过算哉
真当发厌按你说历史上的事都要谁从棺材里爬起来亲口告诉你否则不是事实
鲁迅没在散文杂记中提到他的拉撒,是不是表示鲁迅可能只吃不拉
顶你,最恶心那个鲁镇了。
鲁镇是鲁迅笔下小说的主题小镇,没说是鲁迅真实生活过的,就像迪斯尼一样,它没错。。。。
你才发烟,我的意思是,小说的话不能当成真事!
晚报给人的感觉是很富于娱乐精神的,所以,看晚报也需要娱乐精神。
小说可以是虚构的 不是说小说里一定要虚构的你说你发厌不发厌
既然不能确定是不是虚构,怎么可以当真事?
当真你就输了,晚报新闻有很多和小说一样,虚构的
“袍江新区孙端镇皇甫庄村,因是鲁迅外婆家早已名声在外。鲁迅小时候曾多次到过这里,在他的小说中也多次提及。 ”
如果是这样描述,并不觉得错误。基于事实,然后再借助小说来进一步印证,无可厚非。
“鲁迅先生小时候站在包公殿前的空地上看社戏,可前些天一场大火,把包公殿给烧毁了,让人痛心。”昨天,皇甫庄村村民范先生领着记者边走边说。
至于说这句话,虽然感觉描述不是特别准确,也不是直接陈述,只是引用。
楼主有心了。
终于明白绍兴为什么会出师爷!只能呵呵啦!
你傻呀!要不这样的话鲁迅故居怎么能吸引到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