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市场万能者会觉得国企活着纯粹是浪费资源
比如:一,国企效率低,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不知道国企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八九十年代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究竟强制吸纳了n多压根就喵都不会的人,说白了,当年政府就要求国企不要效率啊……可参照市场经济下为了解决就业而强制吸纳黑人就业的南非私营企业……二,国企技术low,
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不知道n多中国国企长期以来产研分离,也许民企的销售、采购们个个都是科研精英吧……三,国企利润低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不知道国企究竟做了多少注定一辈子回不了本的生意,比如中国神乎其神的高铁——迄今为止只有京沪线是盈利的……玩资本、玩技术的大神们总是喜欢鄙视国企的,然后告诉你要相信市场、技术的作用,信不信随你,反正我是不信的。毕竟跑得通比跑得快要重要得多。
正如马克思认为企业根本就阶级斗争的产物。企业造就阶级斗争!
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必然是为利润而生产。利润不是来自本企业的剩余价值,就是来自其它行业或者企业的剩余价值。
但国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事实上不一样,国营企业事实上就不是企业。因为它生产的目的就不是利润,比如像铁道部被彻变成铁路公司,那么就从非商品化生产的国营组织变成了追求利润的国有企业,而以前却是非商品化生产的,只有在非商品化下生产资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现实中还残余的真正生产资料公有的领域是义务教育领域)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物,国家资本主义是向左或者向右过渡或者倒退的中间状态。离开了计划经济(非商品化生产)根本就无生产资料公有制。因为物质基础即便是公众所有,凭什么一部分人或者小集体独占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以此来榨取他人的剩余劳动?显然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就一定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或者说非商品化的工业生产)不需要为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而生产。当个人自己给自己生产时,生产的目的是使用价值,个人会节约自身的劳动时间,而交换的社会关系中确不一样,通过交换榨取他人的活劳动来支配,这就代表了权力,而利润就是用货币计量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当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时,成本就不是要素消耗,而是对劳动时间的不等交换比例,正如用相应的工资去交换更长的工人工作时间,或者相应工作时间下给更低的工资,资本的成本才更低,正如现实中企业为提高利润率而采用的减员增效,事实上就是让工人更长的工作时间不为自身服务,加重不等交换比例,而不是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的产品生产使用效率。同样企业在原料、资本品上的成本也不是什么要素消耗,同样是花多少钱用多少钱代表的交换比例,资本在会计计帐上表现为对资本品和劳动力的货币上的一个预付,目的是为了榨取剩余劳动(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社会就像一个人使用自身的劳动时间一样使用社会的总劳动时间,无需考虑社会组织的赢利,只考虑总劳动时间(或者每个人劳动时间)的节约。这样社会主义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国营企业事实上不是企业,它生产的目的已不是利润,而是相应劳动配额下更高的产量,更多的项目,或者相应产量、项目下少使用劳动配额(预算)。用于社会免费教育、免费医疗、退休、政府公共等开支是的社会性劳动的比重是固化了的,并且个人从一种形式支出,又从另一种形式拿回,不会因为资本追求利润,而使剥削率越来越高,但同时利润率又不同下降,因为单位劳动力下资本越积累每个环节的资本都要分利润,利润率自然下降,但总剥削确在不断的提高,因为资本之间随时存在着追求更高利润率的积累式为主的竞争,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资本就会缩水或者破产。经济危机事实上就是资本对人的剥削达到极限,资本不能实现相应利润率下的价格(交换比例)而使生产大量过剩,这与古代过渡徭役引发的经济危机是一回事。
也就是说现实工业社会80%以上的工业时间都是不必要的,完全被该死的资本、金钱游戏所浪费!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核心正并不是在所谓的分配问题上打转转,而是要根除商品生产,根除金钱增值游戏,让每个人都能最大化的自主决定自身的生活节凑,拥有自由时间,即实现时间经济!
但现实中说,保住国有企业对于左派来说只是返国社会主义的提供了可能,当然国有企业并非完全带有商品性的,因为这些有时还会受行政影响,也有非商品化的性质,但企业的性质已经很强了。利润不是来自本企业的剩余价值,就是来自其它行业或者企业的剩余价值。这使得国有企业内部的剥削较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工人不愿企业私有化的原因,他们是反对下岗改制的,如通钢事件,打死私有化的公司领导。
按劳分配是列宁的提法,马克思在《哥达批判领纲》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分配,就如同在批列宁所说的按劳分配,这是商品拜物教者的提法,列宁有些带有商品拜物教。
正如马克思所说,按劳分配,分配的是消费品,还是价值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虚幻的,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之初必须采用不公平的平均分配,只有资本等性质的财富被消灭后,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自身劳动时间)。(《哥达纲领批判》:“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 下,某一个人得到的事实上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
马克思又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 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 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成为主要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既然真实的关系 早已弄清楚了,为甚么又要开倒车呢?”
私企是为了赚快钱局部利益,国企为了长远全局利益。这一点请看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国企,社会主义才是以色列战胜阿拉伯的法宝!钱都是央行发行的,所以国企主要目标非盈利并不奇怪。
中国的铁公基都是国企,起到了连通内部和世界的作用。比如要造20万公里铁路,基建任务量必须和产能规模以及增量匹配你必须有这种配套产能,而且产能是递增的。假设配套产能增量是10% 一旦基建任务量完成,新增任务不够大家干的,产能就过剩。
国企产能过剩了,就要升级转型或输出。总之大家不能没活儿干。
在同一时间内,由于涉及到成本和时机问题。国内可行的基建项目其实是有限的。但是世界的基建任务是个无底洞。于是,中国向外放贷,出钱又出力,基础设施建设,合资收过桥费
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周期长,盈利慢,民营资本和外资是不愿意介入的。何况很多工程都是自然和安全因素比较恶劣。比如在巴基斯坦修公路,瓜达尔港口。。。
这些互联互通对中国的将来能源资源安全意义重大。对世界和平贡献也是巨大地缘经济政治,你了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