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亚信科技 杨苗
2018年是国家推进提速降费政策的第四个年头。 从宽带/流量资费全面下调到流量不清零/无限流量套餐、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再到今年政策的焦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不到四年时间,移动用户资费下降83.5%,人均年省160多元(数据来源于互联网),提速降费,确实为大众网民以及社会产业释放了大量的红利。
让利的同时运营商也变得更加焦虑,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为76.4%、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为6.4%(数据来源于工信部网站)。量收剪刀差进一步加大,资费杠杆正在失效,当前拉动运营商增长的流量经营业务,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趋势下,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运营商该何去何从, 如何避免大规模收入流失,又如何提早布局拉动未来增长的业务群,这是所有通信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大时代必有大机遇,针对运营商未来的业务布局,笔者认为有三个大方向是运营商不能错过的:
一是精耕管道业务,创新业务未形成规模之前,努力保持管道服务收入低中速增长;二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加大垂直领域布局,并成某些垂直行业的智能服务运营商;三是以庞大的个人、家庭客户连接为基础,成为数字内容、数字服务、数字物件的分发者。
精耕管道业务,创新业务未上规模之前,努力保持管道服务收入低中速增长
据安永公司统计,2020年全球运营商语音和数据收入市场规模约9204亿美金,约占整个tmt行业收入的39%(2015年占比为51%)。在互联网以及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下,虽然管道业务的价值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但仍然有上万亿的市场规模。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管道业务仍将是运营商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运营商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好管道,运营商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做好管道业务,主动与产业链上游协同,满足上层业务在特定场景的特殊需求,从而进一步挖掘数据管道的潜在价值。比如在个人和家庭市场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定向的流量+qos服务,以获取后向的增值收入;在企业市场,通过应用sdn/nfv技术,为企业客户提供智能、随选的云网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从而获取网络之外的增值收入。总之管道服务始终是运营商重要的业务,它在未来虽然不太可能高速增长,但在叠加开放和智能策略后,管道服务在b端市场仍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并保持较为合理的增长势态。
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加大垂直领域布局,并成某些垂直行业的智能服务运营商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向数字化转型, ict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产业各个环节,并不断提升产业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产业数字经济产出超过17万亿,在全年gdp占比为23.3%,而且在未来几年中这个数字将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这个成绩离不开基础通信运营商为传统产业赋能所作出的贡献。
我们可以看到通信业已经不再是沟通和连接,它已经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专网接入、云计算/idc出租以及物联网连接是运营商赋能传统产业的初级业务形态,目前也是其在企业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基于感知端聚合的海量数据,再结合行业侧的业务数据,能产生一定化学反应,使能其成为某些行业的智能服务运营商,而这也将是运营商赋能传统产业的高级业务形态。特别是5g到来之时,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emt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可以更好的帮助传统产业解决其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比如说车联网中自动驾驶、医疗行业中的基于触觉反馈的远程手术、智慧城市中的基于ai的自动监控等等。
当前,智能服务运营商这一定位,在汽车行业表现尤为突出。中国联通智网科技公司以美好车生活的建设者为愿景和使命,为行业提供以汽车联网和运营服务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迄今为止,智网科技服务车企涵盖了世界范围的主要知名企业,和国内年产量在10万辆以上的所有车企。在活跃车辆连接数上,达到了3000万的规模,前后装总体市场占有率为80%。联通智网科技在笔者看来就是运营商在车联网领域智能服务运营商的典型。此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在积极筹备车联网业务的专业公司。
在日本,无人机行业也呈现出垂直服务运营的势态。2018年初,docomo推出无人机操作平台docomo sky,用于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维护、勘测、监控以及农业、渔业等广泛的业务领域,docomo计划未来将面向企业、地方政府出租无人机服务,比如农业企业可以向docomo租用或者按月订购农作物监测和农药喷洒服务。
未来世界中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智能服务运营商。 通信运营商要想把握产业数字化的机遇、攫取更多的数字经济红利,摆脱纯管道服务的定位,成为某些垂直领域的智能服务运营商势在必行。
以庞大的个人、家庭客户连接为基础,成为数字内容、数字服务、数字物件的分发者
数字内容(视频、游戏等)、服务(教育、医疗)、物件(各类智能硬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随着我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于这三类产品的消费已经不那么敏感。优质的数字产品如何便捷的送达到每一个用户、每一个家庭中是所有数字产品供应商最为迫切的需求。而对于运营商来讲,个人用户、家庭用户的arpu提升,同样离不开优质的数字产品。特别是随着5g到来,8k vr/ar的普及,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更需要借助运营商家客连接能力,进入到千家万户中。
2016年底,王菲在上海名为幻乐一场 的演唱会,其门票价炒出新高,绝大多数的粉丝并没有机会在现场一睹天后风采。未来倘若运营商能建立专门的演讲会直播分发通道,为场外粉丝提供 8k vr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相信会有一定市场空间。比如运营商可以采用单次点播的付费方式,也可采用全年宽带套餐形式付费,用户交纳一定费用后,全年可以观看指定明星演讲会的8k vr直播体验。
类似与网络接入服务与数字内容、数字服务甚至数字物件捆绑的业务场景还有许多,在此不逐一列举。 运营商必须不断的捕捉客户需求, 充分利用存量客户规模和客户连接能力,整合各类数字产品,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实现收入的规模增长。
总结
提速降费政策的执行,短期内确实给运营商的收入造成较大压力,从某种意义上也加速了运营商的转型进程。立足于管道,开放能力,在政企市场大力布局垂直行业,从卖连接走向卖服务;在个人与家庭市场加强数字产品(内容、服务、物件)的经营力度,以连接整合第三方内容、服务和物件,为客户的提供智能生活服务。走出困境,运营商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