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合法备案的私募基金也会跑路,真的不知道还能投什么了。”这是7月24号下午互金中国小编在上海银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阜兴集团董事长失联 牵扯270亿私募基金大案
而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朔到上月的27日,有媒体爆出阜兴集团总部董事长朱一栋失联,而随后的连锁反应让8000多名投资人寝食难安。
截止到今天7月24日,从朱一栋失联到现在已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投资人却在煎熬的等待中...
阜兴集团全称为上海阜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据其官网披露的企业经营状况显示,阜兴集团是一家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金融、稀有金属、健康医疗、贸易和文化传媒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集团,下属分(子)公司近100家,员工3800人。业务范围以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宁波、杭州、青岛、长春为核心,辐射华北、华东、华南、东北、深港区域。
据了解,阜兴集团旗下主要的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为:意隆财富、郁泰投资、中投融和易财行。等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围绕着约50个具体项目,共发行了上百只私募基金产品,总涉及资金规模超过270亿元。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透露,目前四家财富管理公司登记的高管均失联,目前没有找到能够代表基金管理人负责的相关人员。
投资人四处维权未果 托管银行成救命稻草
早在7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告称,已要求相关托管银行切实履行托管人职责,建立应急工作机制,统一登记相关私募基金投资者情况,做好投资者接待工作。
托管银行已经采取临时止付、冻结账户等措施,以维护好基金账户资金安全。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托管银行要按照《基金法》和基金合同的约定,切实履行共同受托职责,通过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和保全基金财产等措施,尽最大可能维护投资者权益。
公告发布后,投资者将希望寄托于基金托管机构。也就出现了7月24日,大量投资者聚集上海银行的事件,此次投资者维权行为主要起因是阜兴集团旗下意隆财富延期支付的一只基金产品,而上海银行是该延期基金产品的托管银行之一。
据现场的投资人透露,从6月27日事情发生以来,每天都寝食难安,找了很多的部门,无论是公安,还是银监都没给具体的回复,所以今天才到托管银行这边来。这些投资人,年龄多在30-65岁之前,投资金额少则数百多万,多则上千万,收益在年化在9%-12%不等,投资期限有1-3年不等。
另有现场一位王女士提供了产品合同,该合同是意隆新材料产品发展资金二期的产品,资金管理人:上海意隆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东支行。
该合同(四)、(九)、分明对于基金投资人的权利,以及基金托管人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表述,按照投资人的说法,因为合同里有条款有规定托管银行有安全保管资金财产的义务,至此投资人认为托管银行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而上海银行方面则认为,作为托管银行之一,对于投资人提出的诉求,已经超出托管银行的法定职责范围,认为投资人采用了非理性的维权行为。
与几个投资人沟通后,编者得知从6月27日时间发酵以来,不少投资人已经向证监会,基金协会,公安都反应过情况,却四处碰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钱拿不回来,现在和投资人谈理性维权显然也不现实。
合法合规的私募基金 背后猫腻有待调查
据了解自6月下旬阜兴集团事件爆发以来,证监会至今尚未对朱一栋作出行政处罚。目前证监会仍在对阜兴旗下基金项目的资金流向进行梳理,一旦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同时目前警方尚未就阜兴事件进行立案,能否证实“阜兴系”存在虚设项目进行募资等违法行为成为了立案的关键。但因为公司是持牌运营,大部分产物也没有到兑付期。公安方面没法备案。而投资人团体也没有权力去托管银行核对项目资金流向,因而工作处理堕入了窘境。
除了上海银行以外,其中牵涉其中的托管机构还包括平安银行、恒丰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国信证券等近10家金融机构。虽各托管机构已成立应急处置小组,但进展似乎缓慢。
百亿规模级别的阜兴集团失控,八千名投资者正寝食难安。而这次的风险来源于备案的私募基金。由于私募基金百万起投的门槛,不少投资者可谓是倾尽了举家之力,同时有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数额高达两三千万元。
“阜兴事件”是私募基金首例,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很震惊,据知情人透露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已奔赴上海,与地方证监、公安、银监部门协同调查。由于阜兴旗下所有产品都是备案产品,属于合法合规的私募基金,结论有待进一步调查,不排除有备案材料作假嫌疑。
同时投资人还表示,有部分基金产品无论是在推介材料还是季度管理报告中,都未明确指出具体的资金投向,同时多数基金产品均由阜兴集团提供流动性支持进行担保。不过项目造假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具体调查与证实。
270亿惨案下 托管银行应付怎么责
针对上海意隆等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控制人失联,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表示,资产管理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处于资产管理不同环节的金融机构在监管部门制定的监管框架下,不同市场主体基于合约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构建分工清晰、权利和责任明确的资产管理业务生态圈。特别是在当前去杠杆的进程中,在处置局部和个别的风险事件时,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合作显得更为重要,防止因为不同机构的责任不清导致风险的传染。在这个过程中,托管机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职能。
中银协首席法律顾问卜祥瑞则认为,根据有关银行报告,银行作为私募基金的托管机构,已严格按照《基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依据《托管合同》约定,恪守契约精神,依法依约采取临时止付、冻结账户等措施,及时履行妥善保管基金财产等职责。
中银协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如果私募管理人的实际控制人“失联”,不宜将接管责任超出合同范围延伸到托管机构,因为这不仅和整个资管新规一直致力于破除资产管理行业的刚性兑付和软约束的政策导向相悖,也容易导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更为合理的方式,应当是尽快组织原基金管理人团队人员继续履行管理人职责,并寻找合适的私募管理人接替原管理人;同时,在必要时,由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清算小组,做好资产保全、清算分配事宜。”
“托管银行应当而且必须根据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履行好相关职责,但是决不能超越法律法规、合同赋予的托管义务,否则容易将外部风险传导到银行体系。银行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压舱石”,如果损害了银行体系稳定性,将会动摇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卜祥瑞还补充。
事情发酵已经持续将近一个月事件,公安不立案,证监会尚未出行政处罚,托管银行说我们没有责任...在阜兴集团董事长失联的一个月里,最受煎熬的是这些投资人,就像他们所说的,投资合法备案的私募基金也会跑路,真的不知道还能投什么了,对于投资人来讲失去的可能是一家人一辈子的积蓄,看到了却是维权路上的艰辛...一分一分过去的是时间,留给投资人的却是彷徨无助,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能够尽快对此事件查明来龙去脉,早日给投资人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