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段时间,笑天下网友曾追问过李慈铭的下落,有关部门也没有回复,大家都很忙,这事一直拖着。
前些日子,我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蔚为大观的《越缦堂日记》,又想起这个帖子,想起李慈铭。
我这里引用一下百度百科,让大伙知道绍兴还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快五一了,今天上午有一点点空,我特地去原值走了一下,来回一个多小时,回来后心里沉甸甸的。
如此破败场面对不起“旧文学的殿军”李慈铭,建议重建!
有图有真相,大伙看看吧---
这边是旧货市场
这边是纺织原料市场
这里是三块碑,算是给李慈铭一个交代了
还有一个石捣臼
穿过这么一个桥下,
堆着毛子石头
有个小庙,
有人在念经
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重视一下,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去思考一下,这样的场面是对不起李慈铭的,并且“旧文学的殿军”在海内外影响深远,万一有外地学者、领导要来参观一下他的遗迹,地方陪同人员怎么办?带着他走旧货市场、走小庙、还有一溜的小吃摊?
笑天下的旧帖链接:
http://bbs.shaoxing.com.cn/read- ... page-3.html#5725733
先看看,留个印。以后再顶
非常支持楼主的主张,李慈铭的故居地址没有疑问,恢复应该也不困难,民间好像宁可修庙,也不把那几间破屋当事情,现在大概几间破屋也不见了吧,这种事总得政府着力。该地交通方便,车子经过一眼就望得到,修好故居对宣传绍兴也大有好处。
这个主要是水利局不重视,你看象高桥运河园,因为建设高桥立交桥,后向西移重建,作了改进和补充,感觉后建的比较完善。
象十里霞川当时建得也真不错,怪只怪当时相关部门没有统筹规划,刚辛辛苦苦建起来却拆掉了,真是太可惜了,我还在猜想是不是这个原因,所以不敢再花钱向东平移即可,把原建在新立交桥下 向东刚好还有蛮好一块地方可以补充重建,还可配合这绍兴最高的立交桥下面的绿化,建一个浙东古运河之李慈铭纪念公园!
我们绍兴人一般都是修庙是最主要的,其他文明历史先靠边。经济是发展了,污染也发展了,思想是退化了,还是老一套,求神拜佛念经
好好的开元寺大殿拆掉墙瓦让其霉烂,而一些原来并无名气,也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小庙却在多处修缮扩建,不可思议。
现在重修的许多建筑,里面的亭台楼阁都关着,修了谁来管理,谁来维护保养,一般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也不必修了,否则是浪费钱财,还不如把市区里参观人员多的重修建筑充分利用与发挥出来,象西园里的不少楼堂馆所现在都是关着不开放参观。快阁苑我看也有这样现象,象陆游的塑像不是也站在大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