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还没变成魔都的睡城!却要先变成上海人的养老中心?


大量上海人要来嘉兴囤房养老?嘉兴要被上海老人攻陷?嘉兴要失去城市活力?
  自今年3、4月开始,就有上海人陆续涌入的迹象,5月以来,大量上海分销的侵入,更是让楼市开启了“疯狂模式”,销售业绩一升再升,周记录、月记录一破再破,库存去化也是史无前例的迅速。
在这波入嘉浪潮中,上海的退休老人也是纷至沓来,将嘉兴作为自己的养老栖居之所。针对这样一种现象,有人抱怨说,“说好的嘉兴是上海的后花园呢?这趋势明明是养老院好不好!大量老人的涌入,嘉兴的城市活力该如何保持?老年人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诚然,上海老人入嘉,会加剧嘉兴的老龄化程度,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实问题,无法逃避;另一方面,上海老人到嘉兴安居,会把对嘉兴的美好印象传递给子孙,一代代加深沪嘉友谊,并持续给嘉兴带来后续的消费和税收贡献。因此对于上海老人来嘉养老,大家其实大可不必有太多的负面情绪。
  上海“外溢老人”来了 他们都去了哪儿?
  目前,由上海外溢出来的“养老大军”,大多数都流向了凤桥、油车港、七星、余新、新塍等嘉兴的各大乡镇。之所以会流向这些地方,依笔者所见,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价格因素:嘉兴的房价跟周边相比,本就是个洼地,而乡镇的房价相对市区又低一截。除此之外,乡镇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养老成本会大大减少,生活压力较小;
  2、环境因素:嘉兴作为上海人的后花园,也不是徒有虚名的,像凤桥、新塍、七星等乡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乡镇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郊外的田园风光,绝对是养老、栖居的好选择。
上海退休老人涌入 嘉兴老龄人口或登“新台阶”
  上海退休老人的来嘉养老,对于嘉兴来说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博弈,但挑战是首先映入眼帘的。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嘉兴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81.26万,占总人口的23.34%,换句话说,几乎每4个嘉兴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老龄化程度连续十余年居于全省首位。
  要知道,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要知道,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可见嘉兴老龄化程度之高。再加上现如今的这些 “上海老人”,嘉兴的老龄化程度那可是要“更上一层楼”了。
  100位老人=3.3张养老床位 老龄化下养老资源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相关材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236家,养老床位数31.2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1.21万张),平均下来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3张。而嘉兴作为浙江省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其养老床位就更加紧张。相比较于其他发达城市,嘉兴的养老机构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机构的设施配套上,都是相对落后的。
  其实,老龄化早已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问题了,而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目前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式的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则呈现出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的特征。而嘉兴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国际标准指标值,而且也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老龄化程度尤其明显。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建立在经济水平高度发达的情况之下,而嘉兴的人口老龄化是是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的现状下。本就全省第一的 “银发”头衔,再加上“外溢的上海老人”此时的社会老龄化高峰,确实会给嘉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老龄化加速 促使政府在养老问题上投入更多关注
  其实,面对困扰嘉兴已久的老龄化问题,政府也是十分重视。从2012年起,嘉兴市本级就开始对床位数达到20张以上、符合有关部门规定资质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床位建设补助;嘉兴市本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也开始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运营补助。
除此之外,政府也在积极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圈,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据去年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嘉兴已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11家,其中城市社区227家、农村384家,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50%。而到今年五月,全市已累计建成1052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其中城市357家、农村695家,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1%,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体现。
  而未来5年,嘉兴市养老服务格局将基本形成“9643”的养老服务总体格局,即96%的老年人居家接受服务,4%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于3%的老年人享有养老服务补贴。每百名户籍老年人拥有机构床位数不少于4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民办机构床位占比力争达到70%。
  养老能力受考验 民办养老机构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快,政府和社会的养老能力都面临着严峻考验。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引入社会组织和企业兴办、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加大对民办护理型养老机构的补助力度,可能是缓解养老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位于七星镇的逸和源嘉兴湘家荡颐养中心,是一家有着试点作用的民营养老机构,自2010年11月成立以来,就受到政府的各种援助,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养老中心,2014年也是收到了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的2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
投资3亿元,总床位3000张,占地380亩的逸和源嘉兴湘家荡颐养中心,里面配有老年大学、大型营养餐厅,老年舞厅,老年自耕自种农家植物园,平价超市等,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相当不错。
  据悉,为了更好的加大对民办护理型养老机构的补助力度,市本级对护理老年人入住率达到60%(含)以上的民办非营利性护理型机构,在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的基础上,额外增加40%的补贴。市本级民间资本兴办的政府规划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级评定体系,并享受配套的建设和运营补助财政政策。
  民办居家养老体系的兴办 或促使养老住宅的进一步增多
  可能在很多嘉兴市民,还深陷在“老人”过多的忧虑之时,房地产开发商们早已窥探出了另一种商机,那就是针对老年人的养老住宅的开发。
就目前的嘉兴房地产市场来看,已经有很多开发商开始打出养老社区的旗号,来吸引老人了。比如佳源的优优城南,就在小区内配套了一些社区养老服务,推出 “康医养”全新社区养老模式,将健康、医疗、养生有机融合;凤桥的绿城·春风十里打造的“住游行养乐”全方位园区,将家庭居住、禅修养生、休闲养老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世合·理想大地的银发养生板块,在小区内打造综合性医院,为银发族提供管家式的医疗服务及生活上的照护;以及大树·英格澜湘家荡畔的将老年养生、康复、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养生养疗中心。
  由此可见,随着嘉兴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政府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不断重视与培育扶持,养老住宅在嘉兴日后的楼盘建造当中一定会有很大的体现。虽说养老社区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会被开发商所重视,但不得不考虑的是,建成之后,养老社区该如何运营,该如何营利,都是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全国老年化都严重
二十年,老人不在了,嘉兴又是什么模样?
会有很多空余的房子
上海老人一来,加兴老了,乱了,养老成本大了,买房成本大了。
上海老人来了,加兴老了,加兴乱了,养老成本大了。
居然不必有太多负面情绪 看完全是负面
根本就是骗人!虚假宣传,上海来的多是投机客伙同房产销售员欺骗购房者,引起市场畸形火爆!
你信吗?

房价就是被这种文章推上去的。。。
推波助澜(燃)

放你妈的屁,房产商的死托。你妈的,到底有几套房真是上海人买走了
不信,我秀洲区赶到南湖区上班都感觉好远,不要说嘉兴到上海了,上海人最喜欢摔浪头,咋会从上海大城市到小城市还是小城市周边小镇买房好不方便,而且老人更不会买离医院远离超市远的地方,结论就是骗子骗子骗子。
房地产赚钱咯
殡葬事业大有钱途
对,我们小镇几年前上海人来买的房最近全出手卖给了当地新居民,小镇上一个来买房养老的上海人都没有,上海人喜欢都市的氛围,小镇太清静,卫生医疗又差,他们是不会来住的。
上海老人来了,也是嘉兴一大机遇,郊区房地产起来了,老人是纯消费的,子女过来看望老人,也是来消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