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韶关CID微信公众号称,电信诈骗又出新套路了,骗子冒充商家,以错误办理相关业务需要按月扣费为由,诱导事主去银行办理“取消”手续,达到诈骗目的。
2016年11月16日翁源县的黄女士接到自称是某网上商城的电话,称黄女士之前在网上购物的时候被误办理了批发商业务,如果不取消此项业务将会每月从她的帐户扣500元。取消该项业务就要去银行办理,于是黄女士按照电话指挥,四次转账共2万余元到对方账户。同一日,邹小姐也被类似的诈骗手法被骗了1万元。
家园君提醒:只要是要求去柜员机办理业务的,切记立即挂断电话,不听不信不转账!
现在很多电信诈骗受害人在完成转账的那一刻,才意识到受骗了,但资金已转出,难以追回。不过从下月起,ATM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
2016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一人在同一家银行限开一个Ⅰ类户、自助柜员机转账24小时后到账等新规将正式执行。
个人新开银行账户要分类
对于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以法人为单位,下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只能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此前已经开立的Ⅰ类户不受此规定影响,可正常使用。若同一个人开户数量过多,银行和支付机构将摸排清理,引导开户人合并或撤销账户。
个人新开银行账户要分类
为何银行账户要分三种类型?
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是一种账户保护机制。一方面是因为犯罪分子诈骗和转移资金需要大量的账户,此规定可以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进行账户管理,我国一人数折、一人数卡现象普遍,很多都是闲置账户,账户分类后,可减少冗余,减少银行资源浪费。
三类账户是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来分的,信息核验方式越复杂,账户等级越高。其中,传统上在柜面开设的账户设为Ⅰ类户,Ⅰ类户具有全功能,可存取现金、理财、转账、缴费、支付等;Ⅱ类户满足网上理财产品等支付需求,与Ⅰ类户最大的区别是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消费支付和缴费也有限额,单日最高不超过1万元,但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不限。Ⅲ类户则主要用于快捷支付,比如“闪付”“免密支付”等,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户内余额不超过1000元。
通过ATM转账要24小时
《通知》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含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设备,下同)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此24小时内,个人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这个规定相当于“后悔药”,如不小心被骗了,还有24小时的反悔期。
同时,银行还将增加转账方式,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存款人可进行选择。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在为存款人开通非柜面转账业务时,应当协议约定非柜面渠道每日转账限额等,若超出,应去银行柜面办理。
来源|韶关CID、开封日报
你有张良计,骗子有过墙梯,计策永远赶不上变化快,为何永远都是有了骗案才出对策的咧,
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顶不在多,有了就行
高智商犯罪,真是悲哀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