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规划局局长金百富答市民关注问题概况


问:作为规划局长,你认为一个城市最根本的规划是什么?
  答:城市的总体规划。我们曾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那时还只有一个越城区,但我们的总体规划在全国也是一个突破,因为我们把柯桥区即当时的绍兴县纳入规划之中。这个规划是国务院批准的,依据省政府对绍兴城市定位,把绍兴县纳入绍兴城市规划之中。去年,绍兴行政区划调整,我们重新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
  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启动后,今年规划局做了什么?
  答: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对城市性质、定位、空间布局、结构等进行研究,二是开展专题研究,包括产业布局、交通组织、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土地利用等共11个专题,为下轮总体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问:大城市发展规划,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
  答:首先考虑交通。如果一个城市在初创时期,交通是骨架,在成熟阶段时,交通就是血脉。绍兴大城市结构很松散,我们要把相对独立的3个行政区块揉合在一起,就要打通城市的“血脉”。交通研究的重点,就是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水路等综合交通。
  问:快速交通体系规划,如何使越城、柯桥、上虞3个区融合在一起?
  答:快速交通体系规划主要是将高速路、快速路、轨道交通、结构性城市主干道4种道路形成系统,以“一环六横八纵三连”将相对独立的3个区块联系成一体。另外,我们在考虑轨道交通时,考虑了城际铁路。萧甬铁路经过越城、柯桥、上虞3个区块,现在主要是货运,有相当的运量富余,我们正在考虑从上虞对开萧山,作为绍兴城市的客运交通,现已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城际铁路成本小,像上海至金山就是铁路,日本的东京也有城际铁路。我们可以学习这些城市的快速交通建设经验。
  大城市规划绍兴特色不能丢
  问:城市规模大了,城市规划时如何保持城市特色?
  答:彰显城市特色是规划的灵魂。老城区只有8.3平方公里,老越城区是362平方公里,现在的市区是2942平方公里,比宁波还大。这样的大城市规划,城市的特色更不能丢。绍兴城市除古城外,重要的是水。重建水城是绍兴保持特色的重要课题,我们现在正在组织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
  问:特色城市如何处理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商务设施优化布局问题?
  答:这也是城市特色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大城市的功能要齐全。像镜湖,就要配置市一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的地方要配置区一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商务优化布局问题我们也正在规划研究。这些规划已提交绍兴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问:绍兴步行街是怎样规划的?
  答:老城区8个历史街区,都是以步行为主。鲁迅故里、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八字桥等历史街区机动车基本上都开不进。老城区实行步行街制约的因素很多,我们也在利与弊之间平衡。绍兴古城主要是保护,保护古城,保护古城水网,保护城市的肌理。我们还规划了老城区慢行系统,让游客和市民沿老街、河边慢行。
  问:绍兴古城边一直缺少古村落,如何使古城向外延伸,不知规划部门有无规划古村落的保护?
  答:有。在我市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中,古村落全市有122个,其中有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等。古城旁边有古村落,就是要人们记得住乡愁。老城区附近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东浦,还有柯桥、斗门、安昌等古镇。老城区附近的古村落十里筠溪,我们十分重视,有单独的规划。当然,规划要有人实施,没有人实施就是纸上谈兵,科学编制也要有科学落实,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
  重要商业、商务场所都要有立体停车场
  问:去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问题,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是如何规划的?
  答:越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去年已完成。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是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的利用等。规划要求,今后重要商业、商务场所都要有立体的停车场,像迪荡、镜湖都要求地下有两层停车场;地下通道老城区也有规划,但实施起来较难,迪荡新城等已有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城区现已建成316处,总建筑面积254.54万平方米。规划新增地下停车场96处,约140万平方米,泊位18905个。
  问:城市的高度和色彩是怎样控制的?
  答:前两年我们就开始编制城市的高度和色彩的规划,基本上是按这个规划执行的。高度和色彩的规划,不是刚性法律规划。过去高度有规划的败笔,现在要求严格控制,不能突破。
  问:风道规划有没有实施?
  答:风道目前由环保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其实,城市规划中,老城市的绿楔就是风道。东部的湿地、西部的镜湖,西南部的鉴湖绿楔都是风道,我们规划对“蓝线”和“绿线”的保护就是保持城市风道的畅通。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全国领先
  问:地下管线涉及到城市的安全,绍兴城市地下管线是如何规划的?
  答: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安全线。绍兴城市综合管线规划已编制好,尚未批准。我们还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目前,仅越城区有24种地下管线,总长6082公里,明年上虞、柯桥地下管线也会纳入系统。我们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将所有数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如市区解放路地下有什么地下管线、有多少、是什么质量的、深度是多少等,这些情况都能一目了然。绍兴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的做法,在全国都是最好的。
  问:听说绍兴的三维仿真城市规划决策辅助系统很先进,能介绍一下吗?
  答:可以。目前城区已建好362平方公里的三维仿真城市决策辅助系统。这是按比例制成的三维立体仿真城市影像图,为规划服务,为决策服务。比如在362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某个地方要建设一个项目,我们可从这个三维仿真城市决策辅助系统去考量建筑是否协调,并可从不同角度去审视,比如日照分析、环境影响等。这一做法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绍兴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三维仿真城市系统,这些在全国都是做得最好的。这是绍兴规划部门科学规划的“新华字典”。

萧甬铁路经过越城、柯桥、上虞3个区块,现在主要是货运,有相当的运量富余,我们正在考虑从上虞对开萧山,作为绍兴城市的客运交通,现已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城际铁路成本小,像上海至金山就是铁路,日本的东京也有城际铁路。我们可以学习这些城市的快速交通建设经验。
这就象是地铁线一样方便,到上虞的地铁是可以停一下了!

多造桥,不填河、塘、溇就能保持水乡特色。

绍兴缺的不是规划,而是实行

萧甬铁路的确可以好好利用,但是不要始终纸上谈兵,来点实际行动啊

绍兴的规划太片面,而且小格局。就说当年开发禹陵乡。
禹陵乡地处老城区东南,相对于其他临近老城区地区离市中心要远一些,尤其当年还没有中兴路的时候。
禹陵乡并不是城东,绍兴东面连接乡镇的主要是老104国道,东面交通中心应该是在都泗门位置。当年在禹陵乡北面有个城东乡,实际上真正的正东位置是落在当年的城东乡。
在说禹陵乡自身大部分是山区,半数以上。所以对外交通薄弱,对于周边乡镇的联系弱。
禹陵乡东面南面都是山,限制其发展。
绍兴市的眼界小。不是一般的小。

绍兴不缺规划,缺的是行动

都是选好的市民,都是安排好的问题,都是没有行动的计划,都是他酿的购劈!!!

貌似六楼楼主对禹陵乡意见很大哟,很多帖子都对其有攻击性,已经关注你很久了

没有意见。只是说明了禹陵乡的问题。这个情况是禹陵乡永远无法更改的局面。
也说明了绍兴城市小,老城区功能过于集中的根本问题。

什么时候造高架!交通很重要啊!

古城的保护应该是规划的核心,目前已经很糟糕了

没有产业集聚,城市化只是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