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三期工程位于越城区东浦镇,背依“三山”(自东向西分别为石堰山、韩家山、行宫山),南临鉴湖,北接青甸湖。该规划方案设计以陆游为主题,将打造成一个具有中国南宋乡村生活及士大夫隐居的古典诗意场所,集文化休闲、餐饮娱乐、商业、博物馆、旅游集散为一体的旅游度假休闲地。此外,周边还有画桥、杏卖桥、汪云和姚长子墓址、秋水长天阁等多处景点,规划打造成为一个集山水风光、商业贸易、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用地。
我市规划设计专家认为,重建陆游故里对绍兴全城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陆游故里位于柯岩风景区和绍兴古城区两大旅游综合体之间,该区块的实施将有效串联起两个综合体,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对整个鉴湖风景名胜区和绍兴水上旅游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
东浦全镇对于绍兴市都有重要意义
有效果图吗
这地方很适合发展旅游业,希望加快开发,并且搞大!
这个地方发展起来的话,整个东浦南片及环城西路以西都活了
历史人文最浓厚的就是城西了,老城区内部也是,很多名校都集中在西面。历代府衙都是在西面,市政府也一直都是在西面。镜湖新区及袍江部分都是原山阴县的地域。
大越曰山阴。所以说绍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是在西面。
城南街道跟鉴湖镇也是原属山阴县,未来路网肯定是跟西面连接。
以8.3老城为中心,高新区两个街道是城东,城南街道跟鉴湖镇属于城南,东浦南片到环城西路是城西,镜湖是城北。
城东与城南连接处不太好,而且当年不同区县。
城南跟柯桥由于绍兴县的历史因素,对西面的乡镇有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
城东与镜湖不相连。
城西跟镜湖是直接相连的,老城区周边其他区域不是这样的关系。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越城区实际管辖的区域实际上是当年的城区跟鉴湖区。东湖区跟鉴湖区比较,东湖区比较远离市区。东湖区跟鉴湖区合并的时候区公所都是设立在西面。
重建陆游故里说了很久了
这个现在已经不算是说故事了,那边已经都快拆完了 ,项目建造估计也快了,期待中,,,,
鉴湖前街快快改造吧。
还没轮到开发它'等轮到了'它会是最高端的'就象你说的它是绍兴市的
陆游故里真的说了很久了,至少12年政府就提起,那一块还有三个村没拆完!
真正陆游故里在东浦镇塘湾村,古称"西村"我记得那边没多少人家了吧,有的话,也签了拆迁合同了
规划不是青甸湖一整块吗,怎么又来一个真正的?
鉴湖三期工程位于越城区东浦镇,背依“三山”(自东向西分别为石堰山、韩家山、行宫山),南临鉴湖,北接青甸湖,规划区总面积为13.74公顷。
绍兴大城市就看绍兴越城城西如何与柯桥区接轨了.
你把青甸湖规划跟陆游故里规划搞混了
绍兴市对东浦镇真的很亏欠。当年陆游故里在绍兴县时代已经规划好了的,九十年代东浦镇举办过陆游研讨会,后来一直在筹措资金,随后市县争抢东浦就不了了之了。
当时的镇政府也有责任的,没顶住压力继续建设下去,官僚主义害人不浅啊?
没有轮到?当年东浦镇还在绍兴县的时候举办陆游学术研讨会之后就有规划了,后来就是因为划入越城区才没有实施。
错了,东浦镇还在绍兴县的时候就规划好了。本来如果在绍兴县应该跟柯岩连一起了的,还不是因为划入市区搁置了
就让福全大司令统一 城西把
东浦本来在绍兴县时就归划成三区中心,绍兴县也本来就归划好拿下杭州逼浙江移府东浦,挟省府以令浙江,还有东浦在绍兴县时就规划好了以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化。我说的对不对,我说的东浦强不强?
南临鉴湖,北接青甸湖,那不是还有好几个农村剩在那里吗?
坐等规划图。。。
那边大多数都是厂房好不好。
规划面积为,13.74公顷折算成亩为206.1亩,换成平方为137400方米(㎡),看卫星地图蓝色屋顶和排的很整齐空地很大的是厂房
平
那个地方很乱的,脏乱差的典型代表。
陆游故里在绍兴县的时候是有规划,这个是事实。不是划入越城区早就实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