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屠正聪 袁鸿绯)昨日,笔者从市社保局了解到,我市医保智能服务监管平台在本月开始试运行,目前平台已完成对市区职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4月份刷卡数据审核。经过机审的单据共有68.92万条,涉及医疗费用1.18亿元。其中,正常单据48.57万条,违规单据5.52万条,可疑单据17.56万条。
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我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40.78万人,参保率达95%;参加城乡医疗保险人数为480.19万人,覆盖率达98%。2015年全市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人数1324.83万人次,享受城乡医疗保险待遇人数1625.20万人次。
面对“海量”医疗费用审核,如何加强医保服务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2014年12月,我市围绕“阳光医保、规范医疗、控费控药”的指导思想,着手整合现有医保系统功能,建设推广应用医保智能服务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实现医保智能监管。
医保智能服务监管平台包含三大应用系统,即事后智能审核系统、事中实时交易系统和事前智能提醒系统。
市社保局结算科副科长童颖珠介绍,其中最重要的关卡事后智能审核系统提高了医疗费审核效率和精准度,变之前按季抽查审核为按月全面审核,杜绝违规行为。根据预设的监控规则,系统自动对就医购药信息筛查分析,形成直接扣款、发医药机构待查、嫌疑待审三类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在事中实时交易系统**试行诊间结算,方便参保患者,减少排队缴费时间。参保患者还可以利用市民卡携带的支付功能,实现一次刷卡,医保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同时结算。
此外,通过事前智能提醒系统,接诊医生可以了解病人近期就诊、剩余药物等信息。这为医生系统掌握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便利,也避免了重复检查、重复治疗、超量配药。试运行以来,医保智能服务监管平台发送提示信息7000条。
童颖珠介绍,待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后,参保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即时查询参保信息、就医诊疗记录以及医保政策等相关信息。
据了解,作为信息惠民工程,我市的阳光医保监管服务平台将在年底前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