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简称CCF)秘书长、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主席杜子德专程来到绍兴,给绍兴一中挂上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基地学校”的牌子。在授牌仪式前,杜子德搂着一名男生的肩膀,倾谈许久,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这名男生就是周雨扬,绍兴一中高一学生,2002年出生。今年4月,周雨扬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3次成绩综合排名列浙江省赛区第29位。比赛成绩一出,这位不到16周岁的少年就被北大预录取了。北大开出的条件很“优惠”,只要周雨扬高考成绩能上一本线,就可进北大。
“我的目标是,在今年暑假的全国信息学奥赛中,争取拿到全国前50名,这样就可直接保送北大了。”周雨扬说。
而在最近的11月18日至19日,第42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北京站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180余支大学生队伍和近10支中学生队伍参加比赛,周雨扬又和同学任轩笛、季雨田一起取得了全场第8名、中学队第1名的好成绩。
这个笑容憨厚的男生介绍,他搞信息学纯粹是出于兴趣。小学四年级时,在鲁迅小学就读的他加入了学校的计算机兴趣小组,一开始就从编程学起,“不喜欢打游戏,因为打不过别人。”
后来越编越入迷,也越钻越深,“把一个难题做出来,特别开心。”他说。
初中就读的是绍兴第一初级中学,虽然学业很忙,但空下来就是编程。
“有时候也会觉得很无聊,有时候编程完成了,没有输出预定的结果,一遍遍地找,一遍遍地找,还是发现不了问题出在哪儿,很崩溃。”他回忆,最痛苦也是最快乐的一次,是找了两个晚上终于把程序中的错误找到,并顺利解决。
至于学好信息学的秘决,他的回答也很实在,一是数学要好,意味着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多做题,“好的选手,做的题都超级多。”
给绍兴人长脸
i
少年英才啊~
现在很多学校注重的不是成绩了,是一技之长的生源了
天之骄子
要科学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