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微山据《康熙会稽县志》载在县东一十二里箬箕山北,宋职方郎齐唐深居处也。山与会稽山相望,小而幽致。唐因名其山曰:少微。赏自为有诗曾云‘’直当山面开三径,平截波心种绿杨。宋时杨填诗云‘’碧玉莫遮千嶂石,黄金难买一溪云。歌钟此地徒夸盛,争似松风竟夕闻‘’。
《嘉泰会稽志》云:鉴湖东北有山歸然公(唐深)亲率箕畚哉培其上而开其下为寝,疏泉为沼,植花卉果蔬为圃,与湖之西南会稽山禹祠相望,为山水奇伟之观,自名其山曰:少微山。
少微山,山名频繁出现在绍兴各时代文献、古籍、地方志、诗经、水利志上。随着年代久远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后人也无从考证究竟哪一座是历史上所讲的少微山。
此历史谜团也困扰我多年,经过反复踏寻,问询,考证,少微山这座在史书上经常谋面名山,渐渐拔开层层谜雾,逐渐清晰起来。少微山:现今位于大帝山东面约500处,临104
国道,现如今塘下赵村境内,村民俗称‘’大山‘’。他的方位与山体与史志记载高度吻合。此山高不过十多米,周长不过约四五百米,宽约为百米的一个独立小山包。四周环境幽雅,树林层翠叠嶂,犹适合造园林之首选。正应了一句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与我同行一当地老者言,此山顶一块凸起岩石上有几个古字。俩人经过来回寻觅,没发现此刻字岩石。老者又言,可能因当时东湖风景区开发,好多坟冢迁至到此,掩盖了山顶上刻字的岩石,所以久寻不见,实乃一种遗憾。
下山时,我久久凝视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一座历史上有名少微山联系在一起,但又不可能否定,他真实呈现在你的面前。一座历经千年之名山,现如今仍默默守护少微之名。人们遗忘了曾经历史,他却是沧海桑田历史见证者,与守望者…………。
有机会去爬爬
少微山在宋,明两朝是一座响有名气的园林名山。
樊江隐士
原来走过好多遍的小山包竟然如此有名~~
山上找一间小草屋住住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