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吃烧烤,尤其喜欢吃学校旁边那家纯手工烤面筋。我从小都是生活在四川的地地道道的人。虽然小时候我们家里穷,没什么钱。但是,每一次只要走到集市上,我外婆都会给我买几串烧烤回来吃。我们镇上以前就只有一家卖烧烤的,他是我们班同学的妈妈开的摊子。生意也是非常的好。
里面的烧烤有很多种类,有豆腐干,豆腐皮,韭菜,火腿肠,香肠,花菜,小馒头等等。当时我们学生只要一放学就会待在他家摊位上走不动了。以前跟着妈妈的时候我就只有在一旁看着他们吃。我妈是绝对不会给我买的,因为想到拿东西就那么一点,但是却要五毛,一块钱,觉得非常不值得。
所以我只能看见其他同学们吃的津津有味,幸福地流口水。后来我妈出去上班了,跟了外婆后。外婆见我乖巧懂事,每一次都会给我买几串豆腐串还有几串火腿肠串。所以小的时候我最爱我的外婆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离开自己的小镇,去了县城里面上学,不仅得到了可以自由支配生活费的权利。
还有就是喜欢的串串香自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所以在我们学校外面的烧烤摊位前,总是围着一群吃货学生。因为之前上高中我们都是封闭式学校,除了每周日下午放假外,其他时间都是不能出学校大门的。当时我们也就特别羡慕那种可以随时出校门的非住校生的日子。
有些时候嘴馋的很,就让他们可以出校的同学们给我们从外面带过来吃。可是当时的当中学校也是特别严格。打着负责任的态度,不准别人从外面带零食回来吃。一经发现就给你记过处分,还有把你用钱买的烧烤全部扔垃圾桶,有些保安直接给你没收然后然后留给自己吃。所以当时我们也很小心翼翼的吃东西。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学校不让我们从外面带烧烤回来,甚至是搜我们的背包,但是也难不倒我们吃货的心。我们吃货为了吃可个个都是福尔摩斯转世啊。有的同学将大包好的烧烤穿,踹在衣服兜里蒙混过来,有点将烧烤和一起买的其他日用品一起带进来,还有的甚至让楼下卖烧烤的叔叔阿姨通过学校窗台和围栏送过来。
当时真的能够吃上一嘴外面的烧烤真的是件非常得意的事情。后来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就更加自由,因为大学是半封闭式的,平时白天无论什么时候你可以自由出入校门,只是每天在晚上12点之前就把校门关掉了。我们这一群人就像是刚从教育里放出来一样,重新获得了新生一样。
每天都吃不同家的烧烤,吃腻了又换作别家。因为当时时间比较自由,出了平时专业课程之外,我们利用其他时间做了许多暑假工,挣了一些钱。其实我们当时最喜欢的就是一家老婆婆开的烧烤,他非常舍得用调料。就拿他们家的烤面筋来说,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烤面筋都是从批发市场进的加工好了的冷冻烤面筋。口感的话有点偏硬,而且有些吃起来还有点酸酸的感觉,而且因为刚解冻的面筋没有腌制所以,里面是很没有味道的。
但是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也不将就那么多。后来吃了老婆婆家的面筋外,就再也不想吃别家的面筋了。因为老婆婆家的面筋还是自己人工作的,费事又费力。而且比批发的面筋还要大,但是价格却和其他家的一样。听老婆婆说,他自己做面筋都有几十年了,每一根面筋都是自己亲自穿起来的。
然后腌制好,在烧烤的时候有木炭火烤出来就会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再加上刷上一层香油和辣椒酱,花椒面等各种调料,一时间各种香气瞬间迸发出来,最后在撒上小葱花,一根美味的面筋就算完成了。现在想想做面经也有这么多讲究,瞬间对老婆婆产生了敬意。现在出来工作了一直很怀念学校旁边的美食,尤其是老婆婆家的烤面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