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网友“哈士奇”反映,县级文保单位“都督第”明清民居屋,竟成了堆放有机肥的仓库。并且“都督第”存在屋顶瓦片塌落、屋木檩霉烂等严重破损的情况,柯桥区文保所称,早2个月前己知晓,可没钱修缮。
网友“哈士奇”反映:带友人去拜访明王阳明大师墓地,顺便探访了从福全峡山移建的县级文保“都督第”民居,让一行人大吃一惊,锈迹斑斑的铁将军把门不说,从窗户往里面看,竟然成了堆放有机肥的仓库,早就听说这民居设想搞一个什么王阳明史迹陈列馆,怎么会成了布满蜘蛛网、满地灰尘的仓库呢?当初移建的目的何在?
今天上午,在位于柯桥区兰亭镇花街村的鲜虾山南麓。这里古松环侍,林木葱茏,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墓。据了解,王阳明系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声名远播海外。此墓为王阳明生前亲择,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后来多次修葺。
在王阳明墓的右侧树林间,座落着一排古风犹存的人字形砖木房屋。该屋称之为“都督第”,原在福全镇峡山村,系明清民居,1987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峡山明清民居包括明、清何景生、何谦之两处住宅,即“都督第台门”和“花厅”两部分。“都督第”原有二进,因年久失修,1995年,将第二进移至兰亭鲜虾山王阳明墓东侧,仿照原貌改建为五开间的一字平屋,穿斗式结构,保存较好。而“都督第”原址因峡山小学校舍须扩建,另作他用。
有两位村民正抬着有机肥袋从屋内出来,装车拉走。上前询问,得知柯桥区文保所来电话,通知村民抓紧搬走堆放屋内的有机肥袋。“是有人在网上投诉。其实这些有机肥是临时堆放,现在马上搬走。”一位花街村委负责人说。
屋内阴暗潮湿,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霉味,一缕阳光从屋顶照进屋内,原来是屋顶两根木檩条脱落,瓦片散于地上。其他一些木檩条均呈斑驳霉迹,一盏日光灯脱落一角,悬挂在屋顶。一块刻有绍兴县人民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横放屋内地上,积满灰尘,“峡山明清民居”字样隐约可见。
据花街村委负责人讲,屋顶木檩条在烂,是漏雨浸水所致。可能与改建时屋顶坡度不够有关,加上树叶飘落屋顶上,不利于雨水较快下来。十多年来,几乎是间隔两年左右,文保所拉来木材进行修理。
随后绍兴民情在线记者联系柯桥区文保所金所长。据金所长称,王阳明墓旁的“都督第”内堆放的有机肥袋己要求村民尽快搬离。至于“都督第”瓦片坠落、开了天窗,其实文保所9月份就己经知道情况,但维修资金没到位,所以无法动工修缮。
据金所长介绍,当时,兰亭有风景旅游开发区规划,福全镇峡山的“都督第”明清民居迁至兰亭王阳明墓旁边,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有利于兰亭的旅游景区整体开发。
天鹅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