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均来自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特征一:电商完善生态圈扩大电商布局纵深
网络零售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已进入平稳期,电商们嗅觉灵敏,锐意进取,深耕细作,在跨境电商、o2o、农村电商、网红电商、金融科技、电商物流、智能硬件等业务领域积极布局,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零售生态圈,完善自己的生态产业链,扩大各自网络零售生态圈纵深。走在前列具有代表性的有阿里巴巴、京东及唯品会等,
特征二:网络零售市场呈 “ 两超多强 ”
在b2c零售电商领域,与2015年上半年相比,位居前两位的阿里、京东地位依然稳固。虽然前十名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2.9%,但是与2015年上半年的95.1%的市场份额相比,下降了2.2%。由此见,中小电商生命力顽强,在如此狭窄的生存空间中正在蚕食大电商的市场份额,虽然步履蹒跚,有前景不错。
特征三:进口跨境电商 “ 熔断 ” 后回升
进口跨境电商由拼打折、卖吆喝的“1.0时代”,进阶为拼品质、拼服务、拼供应链、拼仓储物流布局等的新阶段等;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之间争的不仅是国内的市场,还争国外的产品供应链,海外仓储物流的布局等。经过4个月“熔断”后,进口b2c电商的交易将回升。
特征四:市场环境 “ 人稠物穰 ”
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4.8亿人,较2015年上半年的4.17亿人,同比增长15.1%与2015年年底的4.6亿人相比,增长4.3%。 这些用户活跃在各大电商平台。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买家增至4.34亿,与2016年第一季度相比净增长1100万,同比增长18%;截至2016年6月30日,京东活跃用户数为1.881亿,较2015年同期的1.14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65%;2016年第二季度,唯品会的主要活跃用户人数达到2300万人,比2015年同期增加62%。
特征五:目前发展进入移动端领域的电商大致有五大类:
综合电商:京东、淘宝、唯品会、苏宁易购、亚马逊、1号店、聚美优品、国美在线等;
垂直电商:喵街、飞凡、有范、蘑菇街、美丽说等;
跨境电商:洋码头、网易考拉、达令、小红书等;
导购/社交电商:返利网、美啦美妆、辣妈帮等;
微商城:b2c类:微信小店、库库芭比商城等。
中国移动电商产业链图谱重要细分领域格局:服装行业: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调查发现,无论男女,服装饰品类是消费者最爱购买的商品品类。服装稳居网购第一大品类的位置,发展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457亿元,同比增长21.2%。预计2016年将突破“万亿大关”。服装电商市场四大模式凸显:1)平台电商:淘宝、天猫、唯品会、京东等;2)垂直电商:邦购网、玛萨玛索、梦芭莎、蘑菇街等;3)o2o电商:优衣库、绫致服装、红领集团等;4)品牌电商:韩都衣舍、茵曼、裂帛。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天猫位于第一,京东、唯品会分列第二和第三。
中国服装电商产业链图谱美妆行业:
2015年,中国美妆产品零售交易规模达到4846亿,其中线上交易规模达1767亿元,2016年保持强劲增长。美妆无论是品类还是受众范围,都在扩大,市场规模在持续成长。因为对化妆品更高更好的需求,用户对海外化妆品的市场贡献不断增长,加上化妆品税收调整政策,化妆品的网购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目前,没有哪一家美妆品电商企业的整体规模能够颠覆未来的美妆市场,割据局面明显,这有利于电商们包括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在这个领域的持续发力。
中国美妆电商产业链图谱母婴行业:
2011年母婴行业线上交易规模为360亿元,2013年达到850亿元的交易规模,整个母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增长幅度比较小,2014年和2015年交易规模分别为1800亿元和3610亿元,增长明显。预计2016年母婴行业的交易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制作的2016
年中国母婴电商产业链图显示,母婴电商的产业格局大致如下:
综合平台: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
垂直平台:贝贝网、母婴之家、宝贝格子等;
社区平台:宝宝树、辣妈帮等。
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较早布局母婴领域,
并且深耕细作。
中国母婴电商产业链图谱口跨境电商:
进口电商模式有五大模式:
1)直发/直运型(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洋码头、聚美优品);
2)自营b2c型(唯品国际、亚马逊海外购、1号海购、小红书、库库芭比商城);
3)导购/返利型(55海淘、库库芭比商城);
4)跨境o2o型(苏宁、保税国际、库库芭比商城等);
5)海外代购型(淘宝全球购、美国购物网)。
跨境电商由打造爆款单品向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转移,对企业而言,消费升级的趋势对其资源整合、全程把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货品采购、销售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也为电商从不同领域着手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切入口。
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产业链图谱-----------数据均来自中国电子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