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新趋势:理性&家用需求

从2015年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基本面的一些变化,汽车市场的需求也逐渐调整。其中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汽车消费趋于理性,入门级产品更受市场欢迎;二是满足多家庭成员需求的车型有着更大的市场需求。
这两个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总体经济增长趋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消费行为和人口结构变化
一些汽车行业业内人士近几年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上,高端车的行情正在走下坡。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发现,从2014年到2015年,高端品牌车辆的销量从174万台增长到193万台,增幅11%,但与此同时,售价超过40万人民币的汽车销量却从97万台下降7%至90万台。
这样的数据背后呈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经过2010年到2015年间每年超过12%的增长,汽车业迎来了一个增长放缓的阶段(大约为5%),而作为一个与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的指标性消费品,汽车业的这种变化基本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相互呼应。与此同时,消费者不再追求昂贵,购车行为逐渐趋于理性,比如,他们对高端车品牌中的低价车型青睐有加。推而广之,大可以认为,对于某一个品牌或者某一种车型来说,入门级的产品现在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另一个变化有关于人口。
首先,随着城镇人口的扩张,一些区域中心城市通过交通、资本、文化和资源逐渐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一些具有相当经济基础和扩大的中产阶级的城市成为了中国的新一线城市,据统计,到2022年,新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占比将从2002 年的13%提升到将近40%,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体收入和消费行为的迭代。
同时,随着二胎政策逐步放开以及老龄化趋势持续,中国人口结构中的家庭成员数量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家庭中的各类需求都会相应出现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家庭用汽车需求的转变,尤其是在广大县域市场上,对能够满足商用又能兼顾家用的7座以上全能型mpv的需求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