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衬辨析

《辞源》“帮衬”条释文说:“帮忙赞助。吴骚合编南吕二高深甫闺大砑鼓:‘那知事事空帮衬,到头败露总虚文。’明袁于令鷫鹴裘记上盟心:‘翩云向感厚恩,自然极力帮衬,成此美事。’”[]小说戏曲中的“帮衬”也多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如:“二赵在旁,又帮衬许多好言,夸吴氏名门富贵,又夸小员外做人忠厚” “又去结交这些门子,要他在知县相公面前帮衬,不时请他们吃酒,又送些小物事”“不是得个极大的分,或是撞个极帮衬的人,方肯周全”“提控道:‘列位别无帮衬处,只求迟带到一日’”“只求杨老爷极力帮衬,成此好事”“这都亏了杨老爷帮衬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这篇小说中对“帮衬”两字的含义作出的进一步引申:排行榜
帮者,如鞋之有帮;衬者,如衣之有衬。但凡做小娘的,有一分所长,得人衬贴,就当十分。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以度,岂有不爱之理。这叫做帮衬。风月场中,只有会帮衬的最讨便宜,无貌而有貌,无钱而有钱。[]
考察其内涵,我们知道这里的帮衬大致相当于“体贴”“献殷勤”。在这篇小说中,秦重得到了花魁莘瑶琴的倾心并以身相许自然是事实,但需要辨别的是:这里的帮衬不是对妇女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的尊重,更不是一种新的爱观。[]我们来看关汉卿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的宋引章。她抱定了“我嫁了,做一个张郎家妇,李郎家妻,立个妇名。我做鬼也风流的”的念头,一定要嫁给周舍,原因是周舍特别知重她:
一年四季,夏天我好的一觉晌睡,他替你妹子打着扇;冬天替你妹子温的铺盖煖了,着你妹子歇息;但你妹子那里人去,穿的那一套衣服,戴的那一副头面,替你妹子提领系,整钗镮。[]
周舍的知重方式正显示出他是一个“帮衬”的行家里手,久历风月之场的赵盼儿也指出:周舍的行为纯属虚脾,宋引章必将遭到弃置。后来剧的发展证明了赵盼儿的判断,周舍的五十杀威棒不仅打醒了宋引章,也让读者看清了“帮衬”的真面目。其实,子弟们虚脾的又何止他一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那“帮衬的勤儿”最终不也被事实证明是虚脾吗?“此乃北京名妓杜十娘也”,可见在他的眼里杜十娘仍然只不过是一个供人“买弄在行”的玩物罢了。联系《醒世恒言》卷二十五中的“大凡风月场中,全在帮衬,大家得趣。若十分苛罚,反觉我辈俗了”,《拍案惊奇》卷十五中的“陈秀才又吟得诗,作得赋,做人又极温存帮衬,合行院中姊妹,也没一个不喜欢陈秀才的”等,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作者极力推崇的“帮衬”是子弟们讨好玩弄妓女,寻求风月趣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真实感在风月场中的一种劣化形态。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子弟,帮衬比有着“潘安般貌,邓通般钱”更讨便宜,更容易得到妓女的青睐,这种观念明显是站在“买弄在行”的风月立场得出的,是对小说中爱的误解,是对女主人公的一种侮辱。前贤把这里的帮衬看作是一种新的尊重妇女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的爱观,并进而认为它对宝玉叛逆思想的形成起了良好的作用,这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误解。刘钧瀚在《青楼》中说:“喜爱着又贱视着,玩赏着又践踏着,是统治阶级对‘女乐’‘家妓’们的典型态度。”[]其实,这也是风月场中的子弟们普遍具有的一种态度,而不仅仅为统治阶级所独有。
“若是在行,论这些雏儿多不及一个汤兴哥,最是帮衬软款,有亲热。也是行时过来的人,只是年纪多了两年,将及三十岁边了。却是着实有趣的”[],这里讲到了妓女的帮衬,可惜它一直以来并没有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妓女们“前门送旧,后门迎新,门庭闹如火,钱帛堆如垛”,其实靠得就是帮衬。为了骗得客人的钱财,妓女们还有一套独具特自成体系的帮衬术。在清代小说《金云翘传》中,鸨儿秀妈就介绍了哭剪刺烧嫁走死七字诀窍。如“嫁”字诀:“嫖客不言娶,有何趣味?姐儿不言嫁,有甚温存?但这个嫁字比不得真正女儿的嫁字。乃相体裁衣,随炉打铁,见景生的妙用……终日议嫁,说盟说义,说说誓,他心昏了,自然舍得用银子。银子完了,他娶你不起,不用你辞他,他自善善而去了。”[]明代《嫖经》有所谓“走死哭嫁守,饶假意莫言易得”之说,朱云亮注:“五事最动人……子弟至此须放一段真识力真主张,方不坠网。”杜十娘要嫁给李甲时,柳遇春刚开始时劝他“不如早早开交为上”,就是认为李甲中了这“嫁”字诀的计。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担》中的张玉蛾,她心里想着魏邦彦,却又积极主动的要求嫁给开着座解典铺的李彦和。在得到了李家的金银财宝之后,她就跟着魏邦彦跑了。从良妓女的帮衬行为通过放白鸽的骗术在这里也得到了活灵活现的展示。妓女的帮衬行为在实现着她们谋生手段功能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妓女的感在世人眼中的份量,强化了她们原本就极其卑下的社会地位。所谓的“婊子无,戏子无义”的评论,应该就和此有关吧。这也使得子弟们在弃掷了妓女时,大多也能像张生抛弃崔莺莺那样心安理得的得到“善补过”的美名。
帮衬是风月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感的一种劣化形态,虚假意是其本质内核。需要指出的是,帮衬在风月场的存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向明清的推移, 它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一般认为,唐时的妓女以技艺高者为优,宋元则推艺俱佳者为上厅行首或花魁,而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人们衡量妓女等级的重要标准。风月场中人对“”的追求期待的逐渐提高,是与妓业的商品化趋势相一致的,随着子弟与妓女的关系从偏重于灵的沟通到纯粹的肉的交合的转变,钱与的商品交易逐渐在风月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为了在达到主观目的的同时,又能追求客观上的风月趣,帮衬必然会慢慢的形成风气。当然,帮衬有时也指普通男女之间感的温存与相互体贴,如高秀文曲:“思量起,思量起,怎不动? 丹青手,丹青手,难描俊英。为你,殷勤帮衬”,这是应当注意的。
参考文献:
[]商务印书馆,年版,第页。
[]魏同贤主编:《冯梦龙全集?醒世恒言》,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
[]相关论述读者可参看下列文章:《何其芳文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第页;张锦池:《红楼十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年版,第页;温孟孚:《“三言”话本与拟话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第页;李汇群:《帮闲与帮衬——谈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形象》,《高等函授学报》年第期。
[]顾学颉选注:《元人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刘钧瀚:《青楼——繁华背后的苍凉》,百家出版社年版,第页。
[]《中国话本大系?二刻拍案惊奇》,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
[]清?青心才人编次:《金云翘传》,华夏出版社年版,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