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移动互联时代,“好产品”的标准不是基于自己主观认定,“好产品”来自于市场的认可,用户需求的满足aso优化
那么身处竞品的战斗中,运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快速打开市场?让纸面上的“好产品”脱颖而出?
以下个营销策略,可能会为你带来一点帮助
一、转换竞争对手
你所在的市场,竞品已经是行业龙头的话,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你撞大运,或者他自己作死,否则,超越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营销的本质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传播成本,提升,明知不敌再硬刚,成本只会急剧飙升)
如果你所在的市场,已经存在无法超越的竞争对手,立即退出当前市场,开辟新的市场,在新的市场中,寻找体量相当的竞争者,提炼自己产品与该竞争者的差异化优势
二、转换产品卖点
我们知道,一款产品一般都会有多个特色优势,比如大米,它光照时间长、土壤条件优渥、米粒饱满等等,可能竞品的营销策略围绕“米粒饱满口感好”这个卖点展开,我就可以从“提升宝宝食欲”、“一天一碗饭不用喂”等卖点展开
在衣物洗涤市场,去污能力强是大多数主流品牌主打的功能诉求,比如汰渍“净白去污”、奥美“去除种污渍”等,滴露作为一个消毒液品牌,如何快速开拓衣物洗涤市场呢?
它重新挖掘自己的产品优势,提炼“衣物除菌用滴露,英国皇室御用品牌”,切入洗衣服洗的干净也要除菌的诉求,满足在意细菌、真菌以及满足的用户需求,避免和一线品牌展开直接竞争
对方已经有了冲锋枪,我拿手枪肯定处在下风,那我就重新审视我的武器库,拿出我的狙击枪和对方竞争,快速切入市场
三、转换使用场景
什么是转换使用场景?简单来说不断校准产品,帮助特定消费者真正解决他们的第一难题
如果说第一个营销思维是找市场,第二个营销思维是找竞争对手,那么第三个营销思维呢?是找用户难题,找用户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阻碍
比如大米,我们一般都会把大米当作中餐、晚餐主食,也有一部分用户,早晨喜欢吃稀饭,但普通大米做的稀饭水、不粘稠、口感一般等特点,这时候,这款大米切换使用场景,满足想吃品质稀饭需求的用户
同样的,还可以寻找“吃寿司专用大米”的使用场景,满足寿司用户对大米品质的追求
前几天,淘宝就更换了营销策略
作为电商平台的领头羊,淘宝在城市用户群体中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
但在广大三四线城市,用户根本不知道啥是淘宝、啥是京东
那如何让这拨人去淘宝上购物,不是去电视购物,不是去杂货铺购物?
和一二线城市的营销策略完全不同,让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拼命买奢侈品,让他们进行消费升级,显然不现实,广告代理商洞察到,他们担心上购物买错东西,以及担心买贵,是这部分用户的痛点
于是重新提炼淘宝优势,“淘到你说好”的策略更贴近实际购物需求,帮助他们快速淘到低价好货
四、转换沟通方式
为了向用户表明自身产品或品牌的专业性,很多新人在文案中穿插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瞧啊,这些术语你们都没听说过吧?都是描述我的产品的!牛逼吧?快来买吧!
但事实上根本没人会去看
优衣库在去年月日本优衣库推出了支短视频,用方言来诠释“轻便”、“保暖”的特性
魔性的节奏和亲切的方言结合,让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了更为自然的联系
再比如宜家的本土化语言诠释商品,与本土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亲和力爆炸
营销是与用户沟通、并带领用户体验产品的工作,如果无法完成沟通,或者沟通方式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用户还怎么去感受产品特色?
五、转换体验形式
福利分发、优惠券免费赠送是商家常见的营销手段
逛个商场,来,送你一沓现金券吃个饭,给,送你几张减免券逛个电商,拿着,免费发你体验券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它的转化率越来越低
因为这些赠券是被动获得,并不是用户主动参与之后的奖赏
大家对未付出劳动的获得并不珍惜
相反,像有些餐馆推出“立定跳远赢优惠”、“摸高赢优惠”等新的互动活动,却能让商家和用户建立更为有效的联系,用户在主动参与的互动环境中体验商家的服务,激发用户对商家消费欲望
香水的味道决定了用户是否会购买
匈牙利德高户外广告在推广的香水时,在广告牌上安装了一个小装置,当用户把手伸进小窗口时,广告牌里面的装置就会喷香水,用户可以立即体验香水的味道
在消费升级环境下,用户对商品本身的兴趣,转移到商品之外,用户不是在为某一个东西买单,而是在为他的精神需求买单
以往单纯的叫卖我们的产品好好好的营销模式行不通了,用户希望和商家一起玩,一起跳,一起撒野
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和认可商家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王道
总结
如果你手上有好的商品或服务,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营销策略,可以试试这五个营销转化思维
转载请注明种思维教你转换产品营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