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新会计准则发布,对部分重点行业影响较大,中财讯用政策解析+实务操作的方法帮助您缩短新准则适应时间,以便对财务、运营、税务、内控系统等方面尽早筹划。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影响着会计工作顺利的开展和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诸多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逐步抢占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也开始逐步建立,至21年已经颁布了16个会计准则。但另一方面,我国曾长期奉行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模式,与国际惯例并不相符,使得广大海外上市公司投资者们在阅读企业报表时存在诸多不便,“我国会计准则要尽快与国际趋同”的呼声越来越高。
财政部强调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进一步强化会计法制建设和会计监管工作;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继续做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完善及有效实施工作;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不同,出台相关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了解关注;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水平;深入开展会计人才建设;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管理;深化会计对外交流与合作;扎实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工作。
2017年中国财政部修订了多项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政府补助》、《收入》等。中国会计准则变革势如破竹,深刻认识和有效把握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企业决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然而这仅仅是从理论上做到与国际趋同,这一趋同与中国已经进行了近3年的改革开放比较已经远远落后,作为准则直接影响的中国企业,要真正做到与国际趋同,应极力缩短适应新会计准则的时间。而如何缩短这一跨度时间,至少要做到的是,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均应加强其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和领悟。企业财务人员是财务报表的直接编制者,因此其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
那么,企业财务人员想要缩短适应新会计准则的时间,及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了解的会计准则有:
一、收入准则的变化——财会【2017】22号
二、政府补助准则的变化——财会【2017】15号
三、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财会【2017】13号
四、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的变化——财会【2017】7号
五、金融资产转移准则的变化——财会【2017】8号
六、套期会计准则的变化——财会【2017】9号
七、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变化——财会【2017】14号
八、新发布的会计处理规定
1、规范“三去一降一补”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7】17号
2、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
3、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3号
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财会【2017】16、17、18、19号
为方便大家理解和运用新会计准则,更好的开展工作,《2017年会计准则最新调整及深度解析》实操课程,准确解析准则修订亮点,传递最新会计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估修订可能带来的实务影响,传授合规实务技巧,帮助广大财务人员全面了解准则修订背后的深层原因,把握准则最新动态,保持财务知识的时效性,准确掌握财务合规要求,全面拓宽财务视野,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想学的可关注智通财税同名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