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的是关于基因诊断技术的文章,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的或辅助临床诊断的技术,称为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又称为分子诊断(moleculardiagnosis)。在同行眼中,肿瘤检测有着让人觊觎的好品质,也有着很多让人嫉妒的忠实粉丝。
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
①核酸杂交
②聚合酶链反应
③dna测序
④基因芯片技术
核酸杂交
是从核酸分子混合液中检测特定大小的核酸分子的传统方法。核酸杂交反应是一对一的反应,即膜上有一个被检测分子时,相应就有一个标记的探针分子与它杂交。其原理是核酸变性和复性理论。即双链的核酸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双链解开,而在条件恢复后又可依碱基配对规律形成双链结构。杂交通常在一支持膜上进行,因此又称为核酸印迹杂交。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又被分为dna印迹杂交(southernblot)、rna印迹杂交(northernblot)、点杂交和原位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用聚合酶链反应来扩增靶分子以特异性地增加靶分子量,达到提高敏感性的目的。
dna测序
目前在实验室手工测序常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就是使用dna聚合酶和双脱氧链终止物测定dna核苷酸序列的方法。它要求使用一种单链的dna模板或经变性的双链dna模板和一种恰当的dna合成引物。其基本原理是dna聚合酶利用单链的dna模板,合成出准确互补链,在合成时,某种dntp换成了ddntp(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这时,dna聚合酶使ddntp渗入到寡核苷酸链的3′末端,导致无3′-oh的核苷酸无法继续与其他核苷酸连接而终止了dna链的生长。双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掺入的位置不同,就造成了在不同的位置终止的长度不等的互补链。通过掺入的放射性核苷酸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可读出模板dna的互补链序列。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大规模、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核酸杂交,其基本过程是将许多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作为探针,有规律的排列固定于支持物上,形成矩阵点。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在25px2上排列成千上万个点。样品dnar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然后按碱基配对原理进行杂交,再通过荧光检测系统等对芯片进行扫描,并配以计算机系统对每一探针上的荧光信号做出比较和检测,得出所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关于基因诊断技术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基因诊断的相关内容,请查看基因治疗的专题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