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跨境电商只卖假货、侵权产品-

去年底到今年初,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打假行动愈演愈烈。亚马逊商品刷单
这里截取了部分电商报关于跨境电商平台打假的新闻:
就在上周,shopee的菲律宾站点查获了大量高价值的品牌假货,为此,平台为了严厉打击假货行为而更新了平台禁售规则:
禁售高价值假冒品牌商品
菲律宾站点近期查获大量高价值假冒品牌商品,因此增加禁售高价值假冒品牌商品规则。若商品中包含以下品牌名称,该商品将被删除并计入违反上架规则 - 禁止刊登商品产生罚分。请已经上架该品类的卖家尽快下架相关商品,否则将产生罚分。
品牌名称:gucci, louis vuitton, nike, michael kors, yves saint laurent, chanel, champion, coach
可以看到,在受保护的品牌名单中,就有在去年11月宣布和亚马逊停止合作的nike(耐克)。
这些案例侧面反映出了:在跨境电商行业中,依然存在许多灰色交易。
总有人千方百计钻平台和法律的空子,以身试险牟取短期的暴利。奈何假货问题在跨境电商行业中一直是无法根治的顽疾。
shopee虽然年轻,但在打假预防措施方面可以说做得算比较好。和其他跨境电商的先聚集、再整治的模式相比,把假货扼杀在摇篮里,更有利于维护平台的良好竞争环境,同时也能增强品牌入驻平台的信心。
平台和品牌是互相支持的关系:一方面,平台希望引入更多的知名品牌,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另一方面,品牌也希望通过平台的聚客能力,将产品推向更多市场,销售给更多顾客。而对顾客来说,能够获得便利。这样的形式,对三方来说,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当然,这个社会绝对不会允许利益一方独占,假货横行,也会有专门举报假货的人。
于是,在跨境电商行业,还出现了一群专门盯着卖家,靠维权获取利益的专利流氓。
你可能没有经历过,但一定有看到其他卖家提到过:卖得挺好的产品突然被投诉下架了,后来一查,产品侵权了。再一追查,原来是销售的产品被别人注册了专利。
这些原本没名没姓的产品,一时之间成了侵权产品,自然是不能够再上架销售的,对卖家来说,热销品被下架,相当于被关闭了一大半的流量入口,而这些原本热销的产品,就会被别人轻而易举的霸占了。受害的卖家不仅要为侵权进行赔偿,店铺的经营也会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这也给卖家们一个警示:既要遵纪守法,不能去售假卖假;也要懂得如何避免伤害,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灰色交易必将受到全面督查和整治,严防虚假、仿冒产品销售,将是今年各大跨境电商的重点关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