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匠心——广灵剪纸


广灵剪纸俗称窗花,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是由民间刺绣工艺演变而来的,从剪法与刻法上分为阴刻、阳刻、阴阳合刻三种,从色彩上分为单色剪纸和染色剪纸两种,作品线条清晰明快、纤细秀美,具有粗犷淳朴、浑厚劲健的风格。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2008年,广灵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广灵乡间几乎每个百姓都会剪窗花。忙时务弄庄稼,一旦得有闲暇,便舞弄起剪刀,刻剪起心中早已成形的剪纸作品来。许多年来,当地的百姓每逢中秋节、春节刷房糊新窗纸时,为增添一些喜庆色彩,许多人家都要剪制窗花来装饰窗户,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广灵剪纸源远流长,寻根发脉可上溯到周成王剪桐封虞,周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与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即是最早出现在三晋大地上的剪纸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广灵剪纸的雏形,可追溯到初唐,“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正是诗人李商隐对当时广灵剪纸的真实写照,它的形成大约在明代,独特风格的成熟期则在清道光年间,流传下来并成为山西剪纸的缩影。
广灵剪纸剪纸是刀刻宣纸、品色点染而成的彩色剪纸,在中国三大剪纸流派中属华北流派,且是华北流派的点睛之作,除具有剪纸艺术共同的特性:写意性、象征性、意象化、创新性、时尚性之外,还具有其独特性:
1、虽是剪纸,但制作工具是刀而不是剪。
2、制作效率高。用剪刀一次只能剪一层、几层,最多十几层,而刀刻一次就有十几层、几十层,多则可达约80层。
3、用色自如,要什么色就可以调什么色、染什么色。颜色可调出五、六十种,而点染一幅作品用色最多可达30余种,因此彩色剪纸可以达到绘画与剪纸的双重效果。
4、酒剂的鲜艳水彩可以充分地向下渗透,能达到染上面一张而得到下面数张的染色目的。
5、染色时,可以做深色在浅色之上或不同色块之间互不干扰的处理,在酒剂作用下能达到自然的烟染效果。而阴刻的线,在染色中自然成为中断色彩的洇化界限。
广灵剪纸在表现题材和表现内容上,分门别类,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十二生肖、动物、植物、花鸟虫鱼、古装戏剧人物脸谱、民间神话传说、曲艺舞蹈、现代英模人物、自然风光、旅游景观、名胜古迹、劳动生活场景等15大类,2000多个品种。 广灵剪纸每一幅都是精美的艺术品。牡丹的国色天香,梅花的傲然怒放,竹子的孤洁挺立,兰花的幽雅吐香,动物的栩栩如生,人物的形神兼备,山水的自然流淌,自然风光的尽情刻画,历史古迹的有机连贯等等,辅之以考究的着色和精美的装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品味广灵剪纸,欣赏的不仅仅是剪纸,感受到的更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成功实践。以大市场产业运作的方式进入文化领域,创品牌带动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