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从珠海返回北京的航班,以机场所在地命名的“珠海三灶(最早位于斗门县三灶镇)机场”,因三灶镇已成为珠海新设立“金湾区”(珠江口在这里形成大面积“金水”湾)的一个镇。改名金湾机场名正言顺。
只是对我早先的印象形成挑战。名字改了,珠海机场的位置与经济条件决定着,起降航班与人数始终没有达到两位国务院总理的目标。(机场的题字还是一位总理的)。因此,机场大楼还是启用了很少的一片区域(落成时就是这样),那个年代的地板砖和瓷砖墙,年久失修十分残破,还回忆了半天几次与“三灶机场”的经历,感慨一切都在变,有的又没变。
飞往上海的航班,不仅在珠海这样看到,其他机场也这样:与很多机场的城市名字排列在一起,根本没有“上海二字”只有“虹桥”“浦东”,甚至播音员,也是“珠海飞往虹桥的航班云云。。。。“
不得不以“人民建议”的名义,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对北京机场的名字尽快确定。时不我待,早一天,就避免一天的被动与混乱。
“北京第二机场”的名称立即废弃,在各种场合使用“大兴”机场的称呼
百度百科说,北京第二国际机场,又称北京新机场,最终的命名暂未确定。它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
百度新闻说,2017年6月30日,备受关注的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顺利实现封顶,一个展翅飞翔姿态的航站楼跃然呈现。根据总体计划,新机场航站楼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2018年底实现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建成通航。(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同样的检索,广州一路向东:第二机场有望花落增城,广州、深圳“第二机场”规划落地,伦敦第二大机场,,,,,
“第二机场”这种叫法,是对于已有的机场,在时间上后来建设的机场,从选址规划到建设这段时间,以“第二机场”指代”雏形“,非常符合人们的思维,如我们家老二,指的是第二个孩子,第二套房,是后来买的房子。但即将落成之际,从雏形已经成型,需要尽快使用新名字。
实际上,“北京第二机场”的称呼其实是名不副实的。从机场的名字和使用来看,北京房山良乡机场,昌平沙河机场,海淀西郊机场,加上已经改作他用的北安河机场、定陵机场,一起算上,都不是第二机场。从载客来看,除了顺义的首都国际机场,还有丰台区范围的北京南苑机场,与国内几十个城市通航,因此说它是第三机场更好。
人们避免理解偏差,后缀一句“新机场”,等着这“第二机场”真正投入使用,特别是两三年后,再叫“新机场”,可就老了,时代变化太快,新折旧加快,好意思加“新?字?-------广州清远的“新白云”机场,海口南部的“新美兰“机场,这些年都渐渐取消了”新“这个字 。
“第二第二”,后来居上,屈居下位。这次考试名次如何:考了个第二(名)。 也许是这种不干第二的心态吧,对于北京第二机场的新闻报道,都心照不宣的一个基调:该机场如何新科技新材料,该机场连拆迁计划都采用了新机制。不说新,就掩盖不了第二的尴尬。
这些机场的称呼也好,强化或掩饰的心态也好,更让人迷乱,不如简单点,因为机场地址位于大兴区(以前的大兴县),叫大兴机场,既回避新旧,有避免第一第二第三 ,彼此又都懂“就是在新建的另一个机场嘛”。多好。
南部有“北京大兴”机场,东北部有“北京顺义”机场,取消“首都”二字,让全世界几十年内都十分明晰
长期以来,现在无多大改变 ,一项工程只是对领导负责,不管消费者用户体验的工程太多了
不言自明,有的是设计者已经考虑多种因素,领导一过目随便来个:我只是建议嘛。 北京西站多了一个不实用隐患多多还耗掉纳税人数以万计金钱的“城门楼子”。有的是设计者事前琢磨领导喜好,有的是根本不差钱,,,,,,,总之设计者绝不考虑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感受。
新闻报道,重庆北站北广场和南广场由于不通达,造成每天3000人尴尬。 这脏水领导和设计者一定把脏水泼到乘客身上:谁让你不看仔细了 ?可是对于老百姓只要脑袋正常一定会有个常识 :既然是近几年新设计施工的现代化 大站,南北广场可能很大走走路远 ,但一定是通过地下和空中联通着。
同样,对于首都机场三个候机楼来说,经常做飞机或者北京当地人,一般不会走错,甚至很多人伴随着ti\t2\t3成长起来的(2008年奥运会而新建的t3新闻报道更是海量),每次坐飞机自然关注是几号楼。即使这样,熟悉者因大意走错候机楼,坐飞机很少的人因走错候机楼,是常有的事情。
胡搅蛮缠者要说,多清晰啊,做出租车司机会问啊,订票时公司会提醒啊,各个航空公与三座候机楼有对应啊,可以提前到达机场走错了就坐免费巴士啊 ,,,,,任何应该犯傻的理由,也比不上有人根本就不注意这些。
“我们的航班将与30分钟降落首都机场2号楼”。 这就是细节的考量方方面面的嘱咐,要从任何可能的细节里体现对乘客的尊重乘客。比如提前告诉接机人降落在 几号楼,将少去很多人搓火。
这些常识,和人们的理解基本一致,错误率达到了最低,日本东京最近的 机场,叫成田,后来建的一定在郊外的机场叫羽田,两个一字之差的机场(日语里也是一音节的差别) ,有时反而会让人更去注意“是哪个田”机场。上海浦东嘛,就是开发浦东新区修建的机场,自然远离市区,所以一定要提前安排时间。虹桥被市区覆盖了,那降落后接机人不用管我我,我做地铁到目的地吧。
“首都”机场这个名字是一定历史时期起的好名字,到市场经济讲究品牌的时候,首都,长城,广泛用于其他各种名称,已经用烂了,不严谨的说,首都所有的机场都是首都的机场,今晚到达“首都南苑机场”也不算错。
99%的机场是用机场所在地的城市、区、乡镇等名字,起码是一个小区域的理解,“首都却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是不规范不严谨的时代的一个名字,走入历史舞台,改名“北京顺义机场”实至名归。
虽然有点类似“平壤顺安国际机场”,不过平壤嘛几乎没有国际航班,北京顺义与平壤顺安很难被人用错。
(以下是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老航站楼,朝鲜文两个字发音为顺安)
机场命名的规律,造就了人们对机场地理和名字的一些常识 ,第二机场的名字,尽快回归常识
民航资源网2016年5月30日消息:民航局2015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机场210个。
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再命名新机场新站时,既要尊从历史传承和现有名称,又要避免异地同名现象。比如到20多年矛盾没有解决的不思悔改的黄山问题,黄山区是黄山北门的一个区,游客大部分是去屯溪区的黄山南大门,屯溪区是黄山市政府所在地 ,因此每年都考验数以万计的游客 :90%的乘客以为到了黄山市(屯溪区)就可以爬山,其实从这里到黄山南大门还有50多公里,90%的乘客一位到了黄山区就到了黄山(屯溪区---政府机构所在地)),其实发现登的是“假黄山”“办事误了时间”。
本质原因是异地同名,到处使用“黄山”自然地理名称。比如吉林,我不加省与市俩字,就让人糊涂。北京有通州区,江苏南通也有通州区,好在这些异地同名现象,由于代表的两个地名内涵与外延差别大,“距离”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混乱小。黄山在方圆100公里范围,再加黄山火车站,就是四个大地标的地名,都挂黄山,外地人不折腾才怪,就是折腾了也不一定明白咋回事。(以下地图可看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是三个相隔很远的地方,造成异地同名,当地人讨厌,外地人糊涂)
应该说,近10年来,非常多无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两会写的改名字提案(议案),无非就是要犯异地同名的错误,甚至是违法。真是唯恐天下不乱。(据说有200多个城市和县要酝酿改名)他们的本义是以当地一个自认为有名的地理名词,推而广之广泛使用到很多地方,觉得这样对于扩大知名度有好处。其实,这是一厢情愿,对外地人知道你的自然关注,不知道你的搞多少次改名秀,粉丝还是那么多。而地名修改造成的其他修改带来的社会成本加大,修改牌匾和门牌,工商税务名称变更,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出版物都要重新修订,当地人没有一代人时间,始终变不过来,别扭大半辈子。
单单从2015年新增机场的名字就说明了当地领导的拍脑袋冲动。不是对自己改名后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全方位评估,而是把这当做没事找事的政绩工程。
山东日照三字河机场、广东惠州平潭机场、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难道机场就在泸沽湖边上?如果不是,最好的办法是把机场所在的镇作为名称,这样对当地人和外地人都十分明了。泸沽湖挺大的,这儿机场是在湖区的哪个方向?以一个自然水域名字做机场名字,我奶奶还以为这是个水上的机场)。
青海海西花土沟机场、新疆富蕴可可托海(是在可可托海近也就罢了,一个县级机场,本来外地人就对富蕴知之甚少,弄出一个四个字的机场名字,多累,如果是少数名字的乡镇,也可以以取头尾两三个字作为名字,这对于代码管理、广播、宣传,一定会省心)机场。
新疆石河子花园机场、辽宁营口兰旗机场、山西忻州五台山(五台山本来两个大门,就已经把游客弄得够晕,带来混乱,直接使用五台山这一知名景点作为机场名字,除非五台山下有个五台山镇,而且,五台山景区很多少,面价本来就大,一个机场的面积连五台山的几十分之一都不到,造成两个名称混乱)机场。
没见机场缩短了与我的距离,倒是一次次欺骗我,令我心理距离扩大。
机场名字还有一个怪相,是搞大而全,想把各种地名信息全部融进来。争执不下,不知从哪里搞定民政部寻租行为弄出的机场名字怪胎,、如淮安涟水机场(2010年通航),淮安是地级市,涟水是县域单位,作为一个地级市机场,非得用一个县域大范围的名字如果是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用一个县区名字名副其实。一个地区和县市级机场(我没有行政级别歧视),用乡镇名字是最好的一个指代。结果形成到了飞机落地,到地级市所在地还有几十公里,造成判断的失误。
广西百色巴马机场,机场不再百色地级市范围,而是在河池市的巴马县,机场落地后,大部分人以为很快到百色市,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巴马也离百色很远,估计是把巴马--长寿之乡的牌子打出去,何必打机场的主意呢。广东的揭阳潮汕机场,吵来吵去,三个地区,潮州、汕头与揭阳三个地区级把名字加了进来。我更搞不清这个机场在哪里,增加了我判断从机场到达目的地的难度。
总结我国机场从历史上形成的命名规律有一根线是十分明晰的:以机场所在的镇来命名机场,是最普遍的。由于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机场,机场越来越大,都纷纷国际化,镇的名字的确不如一个县级名字为人所熟悉,因此分化出“大机场”:1城市名+2县域单位名字+3机场 ,如成都+双流+机场,西安+咸阳+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天津+滨海+机场,拉萨+贡嘎+机场等等,此外很多机场从开始就是镇的名字,都习惯了,还是沿用。如哈尔滨+太平+机场,济南+遥墙+机场,南宁+吴圩+机场。
这个年头,谁会因为济南机场是一个遥墙的镇名字而低看呢,还有青岛,流亭镇的名字,也挡不住它的国际机场地位。难道非得改成济南趵突泉机场,青岛大黄海机场?才能扩大知名度。
如果是地级市以下的机场 ,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1城市名+2乡镇名字+3机场。这样命名好处非常多,当地几万百姓都习惯使用镇村等小地名,对机场的位置容易掌握,外地游客,也能从镇的名字,精确定位。
机场快速上马的冲动,近几年,全国不少地级市和县级市机场命名,劳民伤财加yy,费时费力,其实以机场所在地乡镇命名是无数个利益团体都妥协的办法。比如济宁曲阜机场,他们唯恐天下人不知道曲阜,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知道曲阜,但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曲阜与济宁的关系。这个机场位于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与曲阜地名没有一点关系,当地人都简称“嘉祥那个机场”。
毛泽东是名人,如果姓毛的取名叫毛泽东,生活中会有多大的不便。这种借更有名的名字做机场的名字的做法,看起来是扩大当地知名度,其实只会让人鄙夷。心理学上是典型的自卑反应。最可笑的是宜宾五粮液机场,尼玛a,一个商品名,做为机场名,本来机场名字,严格说是综合的,既是地名,也是公司名,也是商品名,盗用一种酒的名字,作为大而广之的机场名,基本是某领导最后签字决定,也是多个利益集团丝毫不考虑人们的耻笑而无耻决定的。除了脑袋被驴腚挤了,说出别的理由。
机场命名需要尊崇常识,这就是照顾最大多数的利益:宜听宜记,容易辨识,指代明确,不产生误解。
最近热吵的重庆北站的南北两个广场,大家普遍认为,一个现代化火车站,广场分两个正常,但是两个广场应该是互通的,通过地下走廊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