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包裹得太过严实 9个月大女婴被捂死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千万要警惕“捂热综合征”啊!
在寒冷的冬天,不少父母生怕宝贝冻着,常常会“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孩子包裹得很严实。这种疼爱和呵护有时却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悲剧。
前天下午,一名9个月大的女婴被紧急送入市第二医院急诊室,不久后便被无情地宣告抢救无效死亡。记者从警方和医院了解到,女婴可能被包裹得太过严实,以致缺氧窒息。
刚进旅馆就出事
包先生在嘉兴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旅馆。“她进旅馆后一两分钟就出事了!”提起前一天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那件事,包先生昨天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非常激动。
包先生口中的“她”是一名看上去20岁上下的女子。前天下午1点多,包先生正坐在前台歇着,这名年轻女子走进旅馆,手里提着一个皮包,身后还背着一个孩子,孩子被用毛毯包裹着。
“她看上去心情不太好,说开一个房间休息下,第二天一早就走。”包先生说,“当时也没太在意孩子的情况。”
交好钱,拿到押金单和钥匙,女子转身准备去二楼的房间。“没走出几步,她回头问我有没有开水,想冲点奶粉给孩子吃,我说有。看她背着孩子又提着东西不方便,我帮她提了一壶热水,然后跟着上了楼滨海论坛
进入房间后,女子将孩子放到床上,包先生帮忙打开电视机,嘱咐“遥控板放在床头柜上”后便离开了。
“老板,老板……”包先生刚下楼,楼上便传来女子的尖叫声。“我刚上了几个台阶,她就抱着孩子往楼下冲,着急地说‘孩子不动了!’”包先生赶紧迎上去,摸了下孩子的小手,冰凉的,再摸了摸孩子的脖子,还有点热度,“孩子闭着眼,脸色有点发青,没什么反应。”
情况紧急,包先生快步走到前台,拿起电话拨通了120,女子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焦急地等待着。约5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孩子被火速送往附近的市第二医院抢救。随后,解放派出所民警接警后也赶到了旅馆。
到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
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事与愿违,女婴被送进医院后不久便不幸离开人世。据市第二医院急诊儿科医生金剑介绍,女婴送到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呼吸和心跳都没有了。”
记者从解放派出所了解到,女婴母亲孟某和父亲孙某来自外地,一家三口租住在南湖区七星镇。前天下午,孟某背着孩子从七星坐公交车来到火车站,然后入住那家旅馆。“她(孟某)可能是和丈夫闹了别扭,我们赶到医院时,她的丈夫已经在了。”出警民警张小亮说。
据警方调查,女婴可能是因为被包裹得太过严实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她(孟某)说,出门时下雨又刮风,怕女儿淋雨着凉,就将女儿包裹得很严实。”张小亮说。“孩子在途中哭了一会儿,之后就没哭了,她说她以为女儿哭累了,睡着了。”金剑说。
旅馆老板包先生证实,女婴当时的确被包裹得非常严实。“我送开水进房间时看了一眼,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孩子被毛毯包裹得跟‘千张包’一样,都看不到脸。”包先生说。
“捂热综合征”如何预防?
发生在女婴身上的不幸,医学上称之为“捂热综合征”。类似的悲剧之前曾发生过很多次。
据了解,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采访中,金剑还向记者提起了一个让人寒心的案例。“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妈妈来医院给自己看病,将婴儿包裹着背在身后,结果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最后孩子被活活闷死了。”金剑说,“将孩子包裹着背在身后,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妥,不便于观察孩子的状况,一旦孩子被闷着了大人没注意,后果就很可怕了滨海网
据了解,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缺氧5到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医生提醒,在寒冷的季节,切忌把婴儿包、盖得过紧、过严、过厚,更不要无限制地在婴儿被褥周围加热水袋等散热物。切忌让婴儿蒙被睡眠或用棉被堵塞其口鼻,以防影响呼吸。也不要让婴儿置于母亲腋下睡眠,或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提倡母婴分被睡眠。适宜的湿度对孩子的健康也很重要,最好保持在50%到60%。一旦出现婴儿闷热综合征,应速送医院救治,切莫掉以轻心。
宝宝的冷热如何判断?
其实,孩子比成人更耐寒。一般来说,宝宝手心和后背温暖、不出汗就表示衣着合适。实在不会判断,注意穿着上跟大人同步即可。如果孩子的手心脚心出汗、脑门发烫、汗流浃背,就证明穿得过多,需要适当减少衣物江苏都市网
不少家长认为生病时热捂,孩子好得快,这也是一个误区。过度热捂,孩子的汗水汗湿衣服,湿漉漉的更容易感冒。此外,孩子伤风感冒,千万不要捂出汗,否则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冬季外出,对大多数婴幼儿来说,穿羽绒服就够了,但最好给孩子戴上帽子、手套,穿厚袜子。因为头部是宝宝的主要散热部位,而婴幼儿手脚处于肢体末端,很容易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