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 清洁家园助力六城同创 塘边华侨学校学雷锋小组在行动


丁愈添老战士为小学生们讲述战争故事。
磷溪镇塘边华侨学校的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丁愈添老战士家中打扫卫生。
  在湘桥区磷溪镇塘边村,有五个普通的孩子——丁嘉纯、丁芝凌、丁泽禧、丁婉琪、丁梓烨,他们是塘边华侨学校六年级的学生。这几个平凡孩子,自从2014年组成“学雷锋小组”以来,在组长丁嘉纯带领下,以雷锋为榜样,用实际行动关爱老人、清洁家园,助力六城同创。
  关爱老人,有他们的付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书中写了,老师说了,学雷锋小组的同学们也记住了。他们经常到村老人活动中心和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为老人们营造一个较舒适的活动环境。
  抗美援朝老战士、塘边村村民丁愈添现年92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抗美援朝志愿军参战,丁愈添应征入伍,积极抗击美军,不慎被敌军子弹击断左手,被评为七级伤残。退伍后的丁老伯回到家乡,积极投身到生产建设中去。老人膝下原本有3子,长子、次子未成家就先后去世,老伴日夜痛哭、悲伤过度导致双目失明;三子常发精神病,目前在红山医院就医。家中二位老人相依为命,他们虽有政府照顾,但年老体迈,身有残疾,行动诸多不便。
  老人家耄耋之年生活的艰辛让很多人感慨和同情。“学雷锋小组”的同学们不时带着小礼物前往丁老伯家看望,一声声“老伯老姆”,让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在老人家中,几个女同学搬来一张靠椅,扶失明的老姆坐下,跟她说说话,谈谈心,分担她心中的苦闷。孩子们还从家中自带清洁用品,为老人打扫房子。泽禧和梓烨边擦桌椅边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嘉纯和芝凌看到房子的天井边有个水缸,旁边常年积水,长满青苔,怕老人不小心踩到滑倒,就用扫把除去青苔,叮嘱两位老人家要注意安全。
  记者了解到,同学们助人为乐的事迹也感染了村里的大人。“塘边华侨学校的学雷锋小组真是好样的,几年如一日。我们平日里也会抽出时间过来看看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他们能生活得更加幸福。”村民张女士说。
  清洁家园,有他们的身影
  磷溪镇塘边村既是潮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又是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和卫生村。自“六城同创”“治六乱”行动以来,塘边村积极响应号召,整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雷锋小组的同学也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当起“环保小卫士”,为改善村容村貌出一份力。
  同学们发现,塘边村的村道上、巷道里有不少“牛皮癣”,有的贴在墙壁上,有的贴在栏杆上,墙上还有不少调皮孩子乱涂乱刻的“杰作”。课余时间,村民们总能在塘边村的村道上,看到一群提着水桶,捏着抹布,拿着刷子的“红领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用自己的双手把“牛皮癣”和乱涂乱刻的痕迹清除掉。
  村健身中心是村民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但来往的人多了,卫生就出了问题。学雷锋小组的同学决定从自身做起,引导村民们自觉投放垃圾。他们还分工合作,定期清扫路面、清除垃圾,为大家呈现一个干净清爽的环境。有了这些环保小卫士,塘边村的村道上、草坪中、村委会门前,塑料袋、香烟蒂、零食袋……都不见了踪影。
  “看到路面焕然一新,很有成就感。”丁嘉纯告诉记者,通过劳动之后,知道了环卫工人的不容易,今后一定不会乱扔垃圾,不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塘边村华侨学校校长丁泽银坦言:“同学们帮扶老人,本身就是在培养对社会的大爱精神,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为村里的环境整治出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从长远来看,小学时期的孩子们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发扬关爱老人、爱护环境等优良传统,来促进孩子自身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