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加强版的RAID5-------RAID6

raid 6是不被大多人使用到的阵列,这里就简单概述下raid6扩展加强版的raid 5,顺便闲谈一下raid 5可独立解决磁盘不能检索数据的两种情况 。过去几年来,raid 6 从诞生到推广到现在的普遍认知,已成为购买 raid 控制器时必须考虑的一项特性。本文将探讨人们对该技术兴趣不断提高背后的一些原因,说明有的原因是合理的,而有的则是盲信,并将给出具体模型与实施实例,分别说明其优缺点,为分析问题、明确解决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阵列卡
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说,raid 就是指一组磁盘关联和相对应的数据布局,在某些组件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下仍能确保从系统检索到数据。raid 0 是基础条带化模型,不支持任何冗余,因此可最优化系统性能,但在数据故障情况下不能恢复数据。raid 5 设计旨在从单次数据故障中恢复数据,通过添加一个冗余校验盘(盘即奇偶校验盘),作为对等数据 xor 计算,从而实现数据恢复功能。从数学角度来说,我们把数据恢复可看作只有一个未知变量(也就是因读取故障丢失的数据)的线性方程式,并能通过基础代数方法轻松解出任何线性方程。 raid 6扩展了 raid 5 的功能,可在同一数据集上恢复两个数据错误。从数学角度来说,raid 5 使用一个方程式解出一个未知变量,而 raid 6 则能通过两个独立的线性方程构成方程组,从而恢复两个未知数据。第一个方程与 raid 5 机制一样,也是通过添加盘实现的,而第二个方程则有所不同,将创建一个 q 盘,因此 raid 6 又称作+q盘机制。
从理论上说,这种回归计算可以无限延伸,可创建任意类型的 m+n 冗余,但实际应用通常仅限于 n2,也就是说数据条带上同时发生两个不同的故障,这也就是raid 6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什么需求迫使raid6的出现,原因主要还是因为 raid 5可独立解决磁盘不能检索数据的两种情况:
◆一个磁盘损坏,也就是说不能对任何读写命令做出响应,需要更换。raid 5 能从保存的对等数据中恢复所有数据,重建缺陷磁盘。
◆磁盘组本身没问题,但其中一个磁盘上出现了坏块(即不能读取的块),造成某些数据不能恢复。
请注意,从数学角度说,每个磁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大约为 50 万至 150 万小时(也就是每 50~150 年发生一次硬盘损坏)。实际往往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情况,在大多数散热和机械条件下,都会造成硬盘正常工作的时间大幅减少。考虑到每个磁盘的寿命不同,阵列中的任何磁盘都可能出现问题,从统计学角度说,阵列中 n 个磁盘发生故障的机率比单个磁盘发生故障的机率要大 n 倍。结合上述因素,如果阵列中的磁盘数量合理,且这些磁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 较短,那么在磁盘阵列的预期使用寿命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发生磁盘故障(比方说每几个月或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故障)。
每年都很多人认为,市场对raid技术的需求已经减少。擦除编码和固态硬盘提供了可靠(相对也更贵一些)的替代方案,而且随着存储容量的增加,raid阵列错误的几率也会增加。但尽管如此,但大型数据的存储供应商仍然在其存储阵列中支持raid,仅有的固态硬盘的存储量还是太低,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所以目前来说raid卡的地位还是不可取代的。想了解更多存储产品需要合作与咨询搭建方案请联系上的在线客服,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络存储、传输这方面积累、沉淀;经过多年发展与全新的品牌定位,(unicaca)品牌已成为国内外极具实力的数据通讯产品及方案提供商。,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