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大数据领域的从业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it从业人员,对于工业控制协议比较陌生,因此再做工业大数据采集时,对于各类工业协议有时容易搞不清楚,我简单把在做工业大数据采集时常见的几种工业协议整理了一下,以便搞清这些工业协议的概念和区别。
为了容易理解,我把常见的工业协议按照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参考模型分到了不同层次,注意,这只是为了容易理解和区分各类协议,实际上,随着各种协议的发展,很多自身都跨越了很多层次,能够实现多层协议的功能,我们做的划分只是它最重要的功能所处的协议层。
接下来,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介绍一下上面图中这几种常见的工业协议。
1、rs232
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rs-232-c接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数(“rs-232-c”中的“-c”只不过表示rs-232的版本,所以与“rs-232”简称是一样的) 。。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工业控制的rs-232口一般只使用rxd、txd、gnd三条线。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 rs-232 接口,分别称为 com1 和 com2。
2、rs485
随着企业信息化法发着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
485通讯接口一个对通讯接口的硬件描述,它只需要两根通讯线,即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数据传输的连接,是半双工的通讯方式。在某一个时刻,一个设备只能进行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而rs232是全双工,最少3条通信线(rx,tx,gnd),因为使用绝对电压表示逻辑,由于干扰,导线电阻等原因,通讯距离不远,低速时几十米也是可以的。
在rs232或rs485设备联成的设备网中,如果设备数量超过2台,就必须使用rs485做通讯介质,rs485网的设备间要想相互通信息只有通过“主(master)”设备中转才能实现,这个主设备通常是pc,而这种设备网中只允许存在一个主设备,其余全部是从(slave)设备。而现场总线技术是以iso/osi模型为基础的,具有完整的软件支持系统,能够解决总线控制、冲突检测、链路维护等问题 。
3、can
控制器局域网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网络。是由德国博世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专门为汽车行业开发的一种串行通信总线。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独特的设计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can协议分为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an的信号传输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具有自动关闭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can支持多主工作方式,并采用了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通过设置优先级来避免冲突,通讯距离最远可达10km/5kbps/s,通讯速率最高可达40m /1mbp/s,网络节点数实际可达110个。
由于can总线本身的特点,其应用范围目前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自动控制、航空航天、航海、过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传感器等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