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概况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不再以排名的形式出现,而是首次采用“分档”方式。评估结果显示,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国效应”。评估结果显示:青岛市多项指标在同类城市名列前茅,近几年青岛高校引进工作效应显现。
青岛a+学科数目位居全国前列
非省会城市中,青岛、无锡、厦门、徐州具有a+学科,尤其是青岛,a+学科数目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贡献。在c-以上学科总数上,青岛、大连、厦门、苏州、镇江、保定、桂林、湘潭、开封表现显眼。青岛、大连位居非省会城市前两名,苏州、镇江、保定位居普通地级市前三名。
青岛成为高校引进的典范城市
高等教育还呈现出城市集群特征。华东的长三角地区教育强市众多,华北的京津冀地区也表现不俗,东北部分有老牌教育重镇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华中武汉长沙双星闪耀,西南成渝相互辉映,西北的西安兰州遥相呼应。唯有华南地区的南宁和桂林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高教,才能与广州三足鼎立,而深圳也即将异军突起,与青岛一道成为高校引进的典范城市。
青岛多项指标名列前茅
全国主要城市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档统计数据
评估结果显示
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此次参评学科专任教师共51万人,相比上轮学科评估增长30%。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日渐提升,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教师占比29%。全国参评高校学生对导师培养的满意度接近93%。
同时,各高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在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方面一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突破,科技应用转化速度不断加快,助力我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电网、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与上一轮评估相比,参评各学科获得社会企事业单位重大科研项目研发经费较第三轮评估增长71%,社会“反哺”高等教育的机制已经建立。
如何看待和使用第四轮评估结果
对于如何看待和使用此轮学科评估结果的问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表示:“学科评估的宗旨和价值是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研究生教育发展,服务政府和社会对高校学科的信息需求。要以评促建,引导学校把准备评估的过程,变成学校梳理学科家底,规范学科建设管理,谋划学科发展的过程。还要以评助建,学科评估要从‘评完开始’,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为学校和政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进入教育部网站查看文件详情
青岛高端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7年以来,青岛市继续引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先后签约引进了中国社科院大学、剑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8所知名国内外高校,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全面启用。启动各高校研究院、研究生院落地招生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研究生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等已完成2017年研究生招生,随着新生入学和研究院落地运行,我市高端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在青高校内涵发展。6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专程赴中国海洋大学考察。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