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保险公司,我都没听说过啊,安全吗?”
——“小公司的保险,是不是比大公司的理赔慢?不能赔偿怎么办”
这真不是我yy出来的对话,爸比保险到目前为止的每个社群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个问题。
先说答案和结论:
那些”小公司“背后,很多家投资方都是大佬
人身险方面,理赔快慢与保险公司大小无关
保险公司会破产,但你的保单一直有人承保
“小公司”的产品优势:费用低、保额高、保障全面
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01
小公司背后的“大佬”们
快速抢答,说出你听过的3个保险公司:
平安、人寿、新华、人保、太平洋,大家说出来的,大概逃不出这五家。
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看了他们17年的广告费用数据:
其实大家普遍不知道的那些公司,很多背后都是“大佬们”在投资——
百年人寿保险背后股东是万达
华贵人寿背后的股东是市值破万亿的茅台
...
根据《保险法》第69条规定:
设立保险公司需要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二亿元。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也就是说,注册资本必须是现金,不能是任何的财产抵押。只要是我们看到的有保险产品的公司,注册资本没有低于两个亿的。
我查询了互联网保险中最热门的三家公司(包括复星、百年、弘康人寿),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的5亿,最高的近78亿。
这个东西就好比超市牛奶,众所周知的牛奶品牌有伊利、蒙牛等等,但还有一些地方的品牌也陈列在超市的货架上。
比如北京的三元、上海的光明、广州的风行、燕塘...你能说这些牛奶都不合格吗?当然不能呀,当食药监局都是空气?
保险亦同理,保监会就是保险界的监管部门,保险法是保险界的约束条款。我们平常说的保险公司大与小,基本都是在以广告费用的多少来衡量。
现在你还觉得他们小吗?
02
人身险方面,小公司理赔慢?
真的不是,保险公司表示这锅背的很委屈。
这可不是我瞎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理赔速度快慢,也有官方数据显示
图中数据也能看到,反倒是华夏人寿、美亚财险这些不知名的“小公司”的理赔,占据榜首。
为什么要强调人身险呢?因为人身保险不同于车险,有些事故发生地区过于偏远,车险中存在小的保险公司不出险,而大公司正常出险的情况。
人身保险的理赔,无论在哪个三甲及以上医院确诊后,满足理赔条件均可赔付。
03
保险公司会破产,但你的保单一直有人承保
我们再来纠正一个观念——保险公司真的会破产。
只是这个概率实在太小太小了,因为在保险行业其实有一套监控非常严苛的保障体系:
翻译:保险公司破产后已经生效的保单,由别的保险公司接手管理。没人接收?保监会指定一家公司,强制其接收。
此外,根据《保险公司保险业务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
保险公司转让保险业务,不得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也就是说,你的保单转让后,合法权益不会受到损害。
04
“小公司”的最大优势:性价比高
说了这么多,那些不打广告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优势有着人们最在意的因素——价格。
同一个人,相同的缴费方式和保障年限,不同公司价格相差2~3倍是经常有的事情。
此外,部分“高额”产品条款中还玩文字游戏——一种疾病拆成三种,某些高发疾病不承保等等。
05
说到底,还是保险界信息壁垒太严重。
有病时,你宁愿相信院子里听的,也不愿相信院士说的;
买保险时,你宁愿相信自己判断的,也不愿意睁眼看看法律条款写的;
你可能觉得多缴费能让你理赔更快更容易,其实真的都没有。
生活中智商税缴的已经不少了,品牌溢价这种东西,明知道是坑,就别往里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