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历经108年风雨铁轨仍未见腐朽

张家口火车站站前广场有些冷清,不见以往熙攘的人群,只有一棵百年梓树默默守望着老站。有着108年历史的张家口火车站(俗称张家口北站)虽然于2014年7月1日起不再承担旅客上下车业务,但至今仍保留着铁路售票业务,这个走过一个多世纪的“百年老站”还在为出行的旅客奉献着……
张家口站建成于1909年,是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干线京张铁路的终点站。该站曾是北京铁路局管辖客货运兼办的一等站,拥有到发线6条、站线及专用线30条。1956年,张家口南站建成投入使用,张家口站的客货业务开始逐渐向南站转移。
在车站正常使用的轨道旁,有4道铁轨上面露出1907的字样,它们是1907年产自德国的京张铁路专用铁轨,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张家口南站主线轨道的东侧,注视着这片古老而又崭新土地上的每一丝变化。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起始自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约201.2公里。于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
1912年9月孙中山视察张家口时,在车站合影。张家口在铁路建成之前已经是内陆重要的大型商埠,尤其是以牲畜和毛皮生意为主。在铁路修建前,张家口的牲畜交易已经占全国交易量的3/4。再加上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中国人将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选择了通往张家口。张家口车务段供图
车站办公用房南墙外刻有詹天佑题写的“张家口车站”字样,为张家口北站建站时最早标志之一,也是张家口站现存的最早标志。
车站办公房的北侧,有一排具有百年历史的风雨棚,棚顶为木制结构尖顶向两边倾斜,受风雨侵蚀,棚顶已经锈迹斑驳,但是带有民国特色的装饰花纹依然清晰可见。
这是京张铁路最早使用的“水鹤”,用于给蒸汽机车加水。
绝大多数火车站都改自动扳道了,扳道工们可以在控制室内完成工作,张家口站还保留着握柄式道岔转折器,这老物件也是一道风景了。
张家口站绵延交错的铁轨见证着它曾经的繁忙。
张家口市区有三个铁路平交道口,往来的全部是张家口南站与张家口站之间的列车,每逢早晚高峰,人们总要等待五六分钟以让列车安全驶过,加大了市区的交通压力。
一位市民隔着栏杆拍摄张家口站。
2014年7月1日起,旅客上下车将改为张家口南站,张家口站正式停止旅客上下车业务。
行车房工作人员正在接车。
现在除了保留售票业务外,张家口站每天有四列列车车底在此存放过夜,108岁的百年老站仍在发挥着余热……对于张家口站的未来,市民们纷纷表示车站有着特殊的意义,千万不要一拆了之,最好能改建成纪念馆,留下宝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