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资阳新闻》9月11日播出的报道《龚斌:担负起村小孩子的营养和健康》感触良多。敬重。龚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为区区十个孩子做如此艰辛的奉献和付出,从经济学角度讲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即俗话说的完全是“蚀本生意”。但从社会学角度说,他们的奉献与付出却是具有最大社会价值的行为,是我们的社会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和价值观。值得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的敬重。
沉重。在全市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今天,居然还有如此泥泞不堪的烂路,不仅为龚老师的送蛋送奶任务凭添了多少困难和艰险,更为这十个孩子的求学路增加了好多障碍和苦楚。我真担心这些孩子能不能完成学业?如果道路状况没有改变的话,我的心情轻松不起来。
欣慰。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字迹在黑板上留下的歪歪扭扭的祝福,龚老师感动得情难自已,我也几乎要掉下眼泪了。孩子们是天真的,孩子们是真诚的。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有如此知道感恩的学生,龚老师是幸运的,龚老师是幸福的。再苦再累也值了,孩子们的理解就是龚老师们最欣慰的事情了。
思考。我们不是常说“要把百姓的利益高高举过头”吗?我们不是还在继续说“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吗?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花少量的钱把这条路硬化一下呢?不求走车,只求人行,该不需花多少钱吧?我们的村社干部为什么不可以关注一下呢?我们的驻村干部为什么不可以支持一下呢?我们的乡镇干部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列入工作日程呢?
我的感触,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