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井】雨声里的慢江南


店名:御龙井(龙珠楼店)
地址: 府山街道府横街与仓桥直街交叉口东北角,状元楼对面
申明:这是一次大众点评霸王餐活动。你可以觉得是广告,虽然我觉得我写的很中肯,我花了时间精力,更多的可能是为了【分享】,而不是纠结我是不是一个白食患者。这家店自行去过两次,这是第三次。朋友圈里不乏去过四五次的童鞋。
写文不易,且写且珍惜。
图/ 文 安卓啦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请搜索微信公众号:【吃十碗头去哉】
来啊来啊来啊,互相伤害啊~
这人间苦什么
怕不能遇见你
——题记
已经很少抽大众点评的霸王餐了。一周一次的频率。如此一来,仿若自己能中的概率,也提高了不少。
提前溜了号,还是急匆匆才赶赴了这一场盛宴。
虽说位置含蓄地紧,摩肩接踵举箸维艰的就餐不能让人大快朵颐。但好像江南小菜的风雅就这样一点点出来了。斯文地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或是几粒盐水花生不露齿地咀嚼,抿一口花雕小酿或是香雪梅海,那种【味儿】就悄无声息出来了。和豪爽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吆五喝六撸着串儿的感觉,完全不同。
这样的味道,在西塘的老街,或是宁波的南唐老街,都有似曾相识的场景。
【冷盘】
素烧鹅。盐水花生。剩下两个没有入口,灯光下暧昧。咬不准是什么。
【热菜】
【西湖醋鱼】
做得地道。虽然酸味没有直冲鼻腔,鱼块切得没有鞭辟入里,鱼翅部分处理地略显粗糙。但不失为一道好菜。
【芋艿腐皮】
恩。这很老绍兴。讲真,我很喜欢这道菜。咸鲜搭配,色彩也很棒,略微撒上的葱段把明晃晃的奶黄染上青涩。柔韧和柔软。这两者结合在口中和牙齿间的滋味。难以言喻。
【蛋蒸肉】
每当食堂有这道菜。必点。
酱油和蛋,底下藏着剁成馅子的精瘦相间的肉。我喜欢厚实的蛋,不稀,三个蛋,加二两肉。四勺酱油,和滚烫的开水,一起蒸进胃里。
【荷叶夹】
其实这道菜,我吃过最让我难忘的是国际大酒店。可惜自从酒宴日渐式微之后,这道菜也很难做精做细了。御龙井这道菜,用了肥肉相间的五花,但目测是入油煸过后,上了干菜蒸。所以不显油腻。可惜这道菜喜欢的人并不是很多,大概是荷叶夹的面包不够大的缘故?
【鲞蒸肉】
绍式菜代表。十碗头之一。
一般家里不太会做这道菜,大概是因为原料好的比较难找。但做得好,非常下饭。记得小时候,靠这个配菜,能整整舔完两大碗白米饭。
【泉水牛肉】
良辰美景奈何天。
据说用的是井水。据说这口井已经被封住了。
据说这口井的水,出处在【五谷轮回之所】的龙头里。
下次一定去试试。
牛肉是【真】牛肉。底下是芹菜。
我喜欢这种【强烈气息融合纯真味道的】原汁原味。
【糖醋排骨】
酥脆。骨肉分布的刚好。不,严格来说,骨头胜于肉。
这就是为了让【电动小马达舌】发挥最大功效的时刻,不是吗?
这道菜我给九分。
剩下一分,是我喜欢【呷醋】的缘故吧。
剩下的都是寥寥几筷尝了味道。不一一详述了。
上图。
【小点】
比起正餐的硬菜,这个才是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生猛】。
【小笼包】
据说是店里的师傅做的。港真,不错。皮薄,多汁,多肉。唯二除了卖相不怎么样之外,就是筷夹破皮,像是抓破美人脸。经常可以听到【哎呀呀,你的半块肉掉下来了】之流,略有不雅。
【乌豇豆糕】
恩,这是一道【很夏令时节】的小食。
桂花很有点缀的新意。但是糯米粉和梗米粉的比例感觉不是很和谐……我曾经做的时候是1:1,但总做不出【张成鸡煲】的口感。
【葱包烩】
葱包烩儿是浙江杭州市民间的一种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早点食品。制作方法就是将油条和小葱裹在面饼内,在铁锅上压烤或油炸至春饼脆黄,配上甜面酱和辣酱。
——源自度娘
吃完这道菜,我觉得这餐正餐完满了。
我觉得我【仅有的几次】【吃食经验里】,做的最让我惊艳的,是【王婆酒楼】。
出门。淅淅沥沥的雨声。开始掉落。
江南的水乡。
终于开始,入梦。

下次有外地朋友来带他们去试试

我以为是茶楼

只想说,那碗菜叫鲞烧肉。。。跟鳖没啥关系

你的字体~醉了

LZ好文采

对对,就是这个字,打不出来然后就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讲……

记得以前去还有红领巾辣眼睛

反正我自己去的挺多吧。算多吧……仓桥一带

??????????

Xiang

……原来普通话也这么读

绍兴菜。

标准的,妥妥的

价位怎么样,比如那道糖醋排骨、三鲜、蘑菇和小笼包?

价格怎么样,口味呢

人均50-60,但我也有朋友点到过80以上

口味还不错。有个别菜不是很好,其他都还可以。人均50-60,但也有个别点到过80以上。

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 江南江南

羞she滴溜溜

LZ身为斑竹也是个老饕了,怎么会说成西湖醋鱼呢,这分明是绍兴的头肚醋鱼啊

只有流口水的份,瘪三路过

它上菜的菜单上就是这个名字。

很喜欢LZ的文笔和照片

我看到了南江 南江 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