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个人隐私” 引发的危害


央视曝光了个人泄漏的新闻爆炸了“舆论圈”让这个黑色产业链浮现在大众的监督之下,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产业链,人隐私被根本不认识的人拿出来买卖,无论是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的危害可想而知,小偷盗贼盗窃的范围仅仅是实物财产,而更加危险的则是这些躲在屏幕后面的“盗贼”利用个人隐私获利的行为不仅仅是涉及到个人隐私被出卖,更重要的是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面对目前日益猖狂的盗窃行为该如何惩治不如想一想该如何治理,手机功能已经逐步替代电脑的重要性特别是支付环节更承载着保障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终端,此时手机会立马成为定时“手雷”。
个人信息贩卖的现象泛滥现象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的互联网运行、管理、监督尚存在较大的漏洞,其中各种贩卖个人信息的买家充斥在各个网络平台中,如QQ、微博、微信、各个软件之中都是贩卖个人信息滋生的土壤,仅靠用户自身是很难解决的,监管治理似乎对于互联网环境来说不容易形成很好的监管系统,需要的是各个从事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软硬件公司来想出更好的运行维护机制,虽然环境是虚拟的但是造成的财产损失是真实。
个人信息的买卖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市”,仅需一个手机号就能查到个人的全部隐私信息,个人信息泄漏与贩卖现象是互联网帐号注册保险机制与互联网运行漏洞共存矛盾,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矛与盾共存的问题。
如何保障互联网安全,一方面要重新审视互联网各种注册机制,创新各种软件相关联信息避免被犯罪分子盗用,由于如今互联网运行的终端越来越多因此保障机制空缺或将成为互联网盗窃的根源。

做人要有起码的道德和素质!

仅凭一个电话号码就可以查到一个人所有的信息,太恐怖了!隐私怎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