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柯桥区福全镇徐山村养鸭大户王海潮的生态养殖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这里的1万只蛋鸭将不再在河中放养,全部离地旱养。鸭场所有污染物均不进入外环境,经处理后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
王海潮的生态养殖场里,设置了栏舍、“游泳池”、污水池和麦草地四个部分。目前占地500平方米的“游泳池”已开始施工,淤泥已挖了有一米深左右,不久这里将成为鸭子们的乐园。“‘游泳池’底下将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为了保持池子内水质干净,不让鸭子生病,平均每个月要换水六七次。”王海潮说,“游泳池”换下来的水将排放至距离“游泳池”5米远的污水池。在基地外围,还将种植一片6.5亩左右的麦草地,污水池内经过沉淀的污水每月将清空,用于灌溉麦草地和附近的农田。“麦草生长需要大量有机肥料,污水池的污水,可以促进麦草生长,成熟后的麦草再喂养鸭子,形成一个有机生态循环。”王海潮说,用麦草喂养的鸭子产量高、质量好,孵出来的鸭蛋品质也比喂饲料的好。
鸭子嬉水赶进“游泳池”,休憩也将住上“住宅小区”。栏舍里,鸭子在离地面60多厘米高的网架上休憩,粪便通过网眼缝隙落到地面,栏舍始终干干净净。鸭粪收集起来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我们每年清理一次鸭粪,鸭粪作为有机肥很受花木大户、香榧大户的欢迎,转化为另一笔收益。”王海潮说。
记者从柯桥区农林局获悉,柯桥区2000羽规模以上的养殖场有65家,存栏40多万羽。传统的蛋鸭养殖,大部分采用河网、溪流或山塘等天然水域放养模式,不仅造成鸭粪对水资源的污染,而且一些烈性传染病病毒经粪便随水流传播,危害人畜健康。
“水鸭生态化养殖既减少水环境污染,也促进了水禽养殖的转型升级。”柯桥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更好地助力治水工作,在今年实施的“八大行动”中,柯桥区将全面启动蛋鸭生态养殖模式。目前率先在养殖场较为密集的福全镇和安昌镇进行试点,实行蛋鸭离地旱养,建设与天然水域隔绝的水环境。
成年鸭子4-5斤一只,如果按体重换算,大约20~30只鸭子抵一个人的便便量(实际应该还要少一些,因为鸭子是喂饲料的,死命吃,排的多,不像人吃饱了就好了),折中就是25只抵一个人,1w只鸭子等于每天有400个人集中在一段河里便便,想想就恶心,这河水往下游去的话得有多脏不用我说了~这是件好事~~
泳池换水,这个水排到哪里去?
为什么以前的鸭子没有影响到水质?
完全没有必要摸着石头过河呀,去学学日本或欧美的养殖业是怎么样的,照学就是了。
另外,少喂抗生素呀,下一代都快被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