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儿女当猪养----从尚市小学买花盆事件想到的(不针对此事)


大台风的天,正适合听点怀旧的音乐坐在窗台上读一本书,我却起了个想要写篇贴子的心。这真叫人感到沮丧,尤其是写这么没有趣味的东西,真还不如吹吹牛省心。然而真是一肚子闲话想倒倒。
电视剧虎妈猫爸我没看过,小别离我没看完,这些离我们也太遥远,不讨论电视剧。说点身边的事。
一、
我邻居
上半年回过一次家,下午搬了把椅子靠在南墙根磨时间。
两个四五岁的小娃探头探脑从开着的院门蹭进来,一个手里抱着一瓶还没开盖的冰红茶,一个手里抱着一个还带着泥巴的农药瓶子。俩小娃的小脸和衣服都是糊的五颜六色的。
我把那个农药瓶子没收了,给那小娃说:不要随便外面乱捡瓶子,这个有毒,知道不?你妈妈呢?
在打牌。
我问另外那个抱着一瓶冰红茶的小娃:你妈妈呢?
也在打牌。
你们爸爸呢?
打工。
我陪两个小娃玩了一会儿,他们自己跑去沙堆上玩去了。过了很久,隔壁的麻将馆下班了,两个年轻的妈妈来找娃回去了。
我想给他们说一下农药瓶子的事情,毕竟不熟,只好没出声。村里建新农村,隔壁大队搬了不少村民过来住,在村里走一圈,大部分全是陌生人。交情没到那份上,也不好说什么。
我想他们的妈妈之所以留守,必然不是为了打牌,而是为了陪孩子照顾孩子。不知道在他们的概念里,陪孩子,照顾孩子,是个什么概念。
二、
我同学
我同学,夫妻俩在外面打工,混得不错,都是企业高管了。收入非常可观。随州一套房子。武汉那个最出名的令人仰望的地段一套房子,车子买了一辆又换过了,最近在着手想下手搞第三套房子。
他们的孩子这也该上初中了。从出生以来一直留守,至今依然如此。我劝她说,你的钱挣的够多了。回随州找点事做陪陪孩子,或者在广东买个房子把孩子接过去上学啊。
我同学说,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在过,都这样过习惯了,挺好的。
三、
我的三嫂
有一年,有个老头到村里来穿乡,卖麻花,五毛钱一把。
麻花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五毛钱也不贵。最要紧的是:村里的小孩子们有人带头买第一把,后面的就都会跟着买。
三嫂的儿子那时候还不到十岁,看别人吃,也要。跟他妈去要。
三嫂当时正忙着打牌,那天手气不好,输了不少。其实我也没见她几时手气好过。虽然这样也还是在一天一天打下去。
三嫂顾不上她儿子,不理他。那孩子就苦个脸一直那儿扯着他妈的袖子哼哼。
三嫂一点也不急,儿子急是儿子的事。她忙着要打牌。
我看不过去了。给孩子买了两把,然后说我三嫂:你也真是的。打牌见你有钱,孩子吃点东西不见你有钱。
三嫂哈哈大笑的,说哎呀你太了解我了。真的,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不晓得为么事。我打牌我闷舍得钱。娃子花钱我不舍得。鬼小娃子,花的到个么鬼名堂!
四、
我的少年时代
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到大洪山春游,每个孩子要交十块钱,不想去的可以不交。我回家直接跟我爸说:十块钱太贵了,我不想去。
那个时候,我个每个星期的菜钱是两块。有时候家里凑不够两块钱,会炒点咸菜或者炒点鸡蛋用罐头瓶带去学校吃。
我爸说:要去!难得的一次玩耍的机会,以后出去社会上生活不容易,拿着这十块钱都去不了了。
那一次是我人生中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唯一一次的“旅游”,我见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原来映山红并不都是矮灌木,还能长成高大的树,把整片山坡都染红了。原来大山的绿是一层一层深浅不一的。原来高山顶上看下面是的景色是那样壮观的。原来山洞里面的感觉是那样神秘的。
那时候在大洪山上和同学们拍的照片早已经不知道去向,甚至连搂在一起合影的同学的名字我都想不起来了,但是那次旅游所带来的新奇愉悦,是后面的人生里都没有体会到的。
而在我更小的时候,我爸爸曾经骑着他的自行车,带我上随州。只为了一件事:带我去爬当时在我眼里好高好高的立交桥,在桥上看火车。那是我第一次上到比人高的地方,从上面往下看人。也是第一次见到火车。
五、
我的父母。
我的侄儿,和我的女儿,小的时候我父母都带过。小孩子的小脑袋里你永远不会懂都装了些什么。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那样好奇。每当孩子们对某一件事物产生一点兴趣,我的种了一辈子田的父母,总是乐此不彼的为了他们的那点小兴趣鼓捣半天。费时费力只为了孩子一时的小乐趣。
比如说,小孩子对某个物件多摸了几下。我父母会打来温水把这个东西洗得干干净净。在地上铺张席子,把这个费了老半天劲洗干净的莫名其妙的东西放在席子上,让孩子坐那儿玩它。可能你真的给他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他又不玩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他当时还是愿意玩一下的。
那时候我父母在家也是种了非常多的田的。每天忙到半夜。但是孩子们身上都是干干净净的,玩的什么东西也是干干净净的。
有一点:我父母从来不打牌。
六、
我的孩子。
我必须得先承认:我的孩子是个学渣,既不聪明,也不勤奋。这真是没办法。当然。她自有她其它方面的优点,与主题无关。就不说了。
我是个穷人。可穷可穷了。
有一年。我把我的孩子送去学书法,一节课五十块钱。一个星期二百块。不贵。老师是个退休老头,在家没事。只带了我孩子一个学生。
学了一年多,这孩子写的字还赶不上她的这个文盲妈。
老师说:这孩子,在我眼皮子底下写字都能趴那儿睡得可香了。
学了一年多,不了了之。不想去了。好吧。那就不去了。
然后送她去学跆拳道,一个学段一年,二千六百块。这个数字是我几十件衣服的钱。我一年也买不了几件衣服。嗯,我说过我真的非常穷。
最后的结果是收获了一套衣服和我让她摆了几个POSE给她拍的两张照片。这娃不爱动,勉强熬完课时再也不去了。
射了一下就一直挂在那里的飞镖盘,骑了几次就不骑了的自行车,一点都不着调的棉花糖机。各种莫名其妙的玩意儿。孩子喜欢我。 我就给她买。有时候也陪她瞎鼓捣几下。
至今她还是个学渣,一无所长。糊里糊涂的。培训班花了不少钱。一点效果也没有。这真是没办法。
我们一直以来,都觉得,孩子过得挺好的。会吃会喝,能玩能睡,没病没灾,一天天就长大了。岁数到了二十岁,个头到了一米七,孩子就长大了。
就象喂一头猪,给它食吃,给它窝睡,膘长得不错,然后就可以出栏了。
然而在这一年又一年的成长过程中,猪怎么想?这是个伪命题,因为猪不会说话,猪没有感受。
人们觉得小孩子也是这样。
其实,小孩子真是这样吗?我们小时候,是这样吗?
也许你会说:看你孩子以后就比我孩子有出息?我的孩子以后一样比你的孩子强多了。
这个我从来都不否认:很多小孩子,从小并没有得到太多宠爱,长大了一样能考好大学,一样能挣很多钱。
我只是想说:养儿女,不是养猪。只看长不长膘。
你知道你的小孩有几个好朋友吗?知道他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你知道你的小孩最近在操心什么事吗?你有好的建议给他吗?
你知道你的小孩喜欢鼓捣什么,哪怕在你眼里一点意义也没有吗?
以上我所说的每一个字,与父母有多少钱无关,与孩子考多少分无关。要说这个,那话题更大了,我现在只想扔了键盘爬窗台上看会儿书去。不想把话题扯到更大。我只是想说: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最后都会普通到泯然众人,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既成不了龙,也成不了凤。这都不是非常要紧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话没错。只不过,人生已经如此无味,我们其实不必从孩子的孩提时起,做每一件事就都惦记着为了某个目的,为了某种利益,且给孩子的幼儿时期多添点光彩,留待漫长的人生中,有点可供回味的东西,如何?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中国式的父母好多就愿意为儿孙做马牛。

养个孩子不容易

楼主的贴文看似拉家常似的平淡,其实有很多做人哲理和人生智慧。值得为人父母深思,赞一个。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你同学的价值观代表了现在多数人的价值观,这些人太看重物质,他们忽视了房子、车子、票子以外的东西,那就是亲情、责任,重要的是孩子的未来、、、、、

纸上谈兵,多少高官、学者、专家的孩子一样的都没出息,能说他们不懂教育吗?存在差异性。

我一个字也没有说要把孩子教育的怎么怎么有出息好吧?
我只是想说:养儿女,不是养猪。只看长不长膘。
这句话你没看到吧?或者说你只看了个标题。

农村老么么一个,没得门,写个么事都像个夸家常!哈哈!

谦虚呢。近段时间比较悠闲了?

养儿女,不是养猪,这句话有寓意,和人生不光要注重斤俩(外在物质)还要注重成色(内在素质)有异曲同工之妙。{:handshake}

既没有更悠闲,也没有更忙,就那样。

写的很真实,很多随州的父母都可以对号入座。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先成人后成才。

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要一副怕花钱 怕被某某学校坑了 诚然现在确实存在被“坑”的风险 ,不比较比较你真的不知道你自己的孩子与大城市的孩子有多大差距!另外孩子还是要自己带 一定要自己带 自己带 作为一个过来人 作为一个打工N年的流浪者的泣血忠告 自己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lol}

文楼主文采不错!
我记得我儿子考上大学后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在他们从小我们就搬到城市里来,说不定他和他的孪生姐姐都考不上大学。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思考。

一字一字看完了,确实写的不错,语言通俗易懂,受益匪浅!

只想说一个字 赞

写的好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