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便利店已经成为浪尖风口,不仅阿里巴巴、华润万家、腾讯等各大巨头纷纷抢滩加大砝码投入,而且也是许多职场人士创业的首选。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目前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成为许多人的日常购物场所。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便利店也开始不断升级换代,引入一些新理念、新项目。从提供咖啡奶茶到盒饭,从提供家政服务到卡拉ok,可以说,便利店真的是越来越便利了。现在为了获得更大竞争力和提供差异化产品或服务,许多便利店还引入了生鲜产品项目。
2017年10月底,全家在上海长宁区易贸大厦一层开出一家 100 平米的新店,这家店比普通店铺稍大一些,其中1/4 的空间放置了一个中岛柜和六个冰柜。11月19日,易果生鲜的商品正式入驻,为这家全家便利店增加了40个左右的库存量单位(sku)。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这家便利店的生鲜产品成功地吸引了周围许多上班族,许多人会在上班前后买一些水果。“生鲜其实是一个引流产品,虽然毛利率高,但损耗严重,并不怎么赚钱。”这家全家便利店的店长说道。
目前全家在中国内地有 2100 家店铺,未来它们还要多做一些新尝试,会引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更好地在便利店发达的上海拓展自己的业务。
虽然便利店在大陆卖生鲜产品还是一件新鲜事,但在日本、台湾省,便利店+的模式已经是常态,如便利店+药妆、便利店+餐厅、便利店+咖啡馆等非常常见。
不仅如此,7-11、好邻居、全时等大型便利店品牌也都开始经营生鲜产品并构建自己的供应链,希望以此吸引顾客和提高营业额。
那便利店卖生鲜产品,究竟有没有发展前景?小编搜索相关资料并融合自己的观点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1,发展空间广阔。水果、蔬菜、肉类等生鲜产品是刚需,只要有人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对这些产品有需求。如果便利店能够满足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那么就能提供顾客的粘性,对提升营业额又很大帮助。
2,经营、管理难度大,对供应链要求高。生鲜产品具有保鲜期短、容易腐烂、损耗高等特点,加上它们是非标准产品,因此经营、管理的困难很大。同时对供应链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专人采购和运输,物流成本很高。
3,能大幅提升店铺等级。在深圳,小编去过许多小超市,虽然面积很小,但感觉它们等级高,卖的产品很丰富,仔细一观察,发现里面原来有卖生鲜产品。相比于其它地方许多超市,就算它们的面积大很多,但因为没卖生鲜产品,我就感觉他们的产品不够丰富。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用品大部分都是可以互相取代的,同一类的产品不需要摆放太多,而是可以增加产品的种类,这样顾客会觉得你的店铺产品比较齐全。就好比牙膏,很多超市摆放了几十种类型的,其实并没多大必要,相反可以尝试增加咖啡、奶茶、冷饮等产品,种类不需要很多,几十种即可,消费者会马上感觉产品比以前丰富很多。
每日更新一篇关于超市、便利店的原创文章,如果您喜欢,希望能收藏、点赞和评论此文,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