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交口千佛寺的怪事情


千佛寺位居吕梁交口县石口乡山神峪村内,国道209线边。据传千佛洞始建于元代,由于它的洞中有1055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石刻佛像而得名。
据碑文记载,千佛寺兴于元初,毁于明末。后由佛教罗祖真派张老师父修复。又经清朝历代维修缮葺,终使庙宇恢宏壮观,灿然一新。不幸“文革”中又惨遭破坏,瓦砾成堆,荒芜不堪。1992年开始,历时六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庙宇建筑面积约六千平方米,旅游附属建筑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共投资二百八十余万元,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复。
上图为寺里的一尊石质弥勒佛,可以发出七种不同声响的铜音,并可远扬200米外,令人眼见耳听为怪。
经考古专家考证,上佛是印度婆罗门教传入中国的唯一最早寺庙的主佛,历经战火,饱经岁月,保存了下来。释迦佛结跏趺坐,帛带斜绕肩搭帔帛,右手两指上竖,此手印举世罕见,堪称一绝,佛像基座为莲台。
寺中一颗少见的白檀树,白檀树因树干木质部分色泽的不同,而有旃(红)檀、紫檀(非硬木紫檀)等不同的名称。印度的白檀香木品质为世界之冠,不但香气浓烈,且纹理细致,焚香、雕刻两相宜。
在千佛寺的院子里看到了一样让人羡慕的石材,远远看去,像是铺了木地板。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天然的石头,上面的纹理自然,色泽纯正。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花盆下就是未加工的天然石材。
在千佛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千佛洞能预兆天气的阴晴风雨:天旱,洞内发亮光,大雨,洞内水外淌,小雨,洞内滴小响,刮风,洞内有声响。真是给人一种迷人的色彩。
寺内造形奇特的塔,难道,这下面有舍利子?
记载寺院苍桑历史的石碑。
千佛寺倚山而建,丹崖峭壁,层林碧透,幽静清凉。殿宇恢宏,布局成趣,令人欣然。
一张陈旧的全景图。
千佛洞石窟四壁雕有佛像1055尊,洞内佛像最高的1.5米,最小的仅14厘米,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体躯比例合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055尊造像历经岁月沧桑完好保存至今,是历史馈赠于今人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其潜在的研究、教育、文化价值难以估量。寺内为数不多的砖雕、木雕及彩绘泥塑艺术品,亦精雕细琢臻于至美,与石刻相形益彰,更增强了千佛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