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中医馆在喜兴也有了一些名气了吧,最主要是几位座堂老中医医术好、医德好。今天要说说中药房的几个年轻人没一点职业道德,在抓药时打情骂俏、吊儿郎当。几味中药称完后总要核对一遍吧?这个环节在这里是没有的。好了问题来了本人配的药之中有二味是后下的,他们就没给一起包进去。因为是后下的我们才能发现,最可恨的是明明发现少给了,也不打电话联系。最起码的道德多没有。差评差评!!!!!
哎,在药房上班需谨慎些,配错药后果不堪设想……
配中药真要当心的,别说多一味药少一味药,就是同一味药多放少放点都有讲究的,搞不好要出问题的
要查查有没有上岗证了。别连个证也没吧。
给孤独行者评分:积分 +1理由: “国医”乃江湖郎中代名词,你也信?真有效,各大医院咋都下架啦?会让肥水外流?
都是小年轻
这样的中药房应该好好整顿,这可是关系就医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大事。
现在的一些医生,老百姓根本没办法
这帖子说着说着就又扯到医生头上去了,悲剧的医生
这样不要去了。
月河中医馆都是些江湖郎中!看病连男女也分不清!
看来LZ还是比较懂医的。分清楚了。不过,LZ说的也不对呀,因为就是他们是年轻人可能也是中医专业的人。不见LZ这样水平的人人家请你去中医的地方去工作吧。因为中药是他们行当,只要他们工作慢些,一般是绝对不可能错误的。不要说比较少的药。就是100味全部放在一起了,他们照样分清楚。就是他们不看,也知道什么药放在什么地方。多少克的他们用手拿的就和称的一样正确。不多不少。我经常看到2-3人一起称几十味中药的方,没有发现过他们有什么错误的。
他们的熟练程度不一定比医生差。
我们老家有个老中医,70多岁,他这是第4代,看妇科,他都是把脉的,拿药都是称称的,一个小铜称,他说这种称都在文革的时候都被收了现在很少有了,配了3计,他都很仔细的看称的!我当时还开玩笑的 说,差不多就好了。他说每种方子都不能乱来,多1钱 人吃了受不了,少一钱药效不够。
月河医生也不怎么样。中年人身上容易发冷都看不好
那哪里的比较好,能看好的?
去北京旅游,偶遇同仁堂是一个坐堂医生看好。但是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看来还是帝都的老医生给力
这不一定是运气问题。
你要是见过中药的熏制过程,你永远不会再相信中药了
中医和中药不是一回事。大多数的病药物只是辅助,最后还是看自己身体的恢复能力,否则有的人吃药效果不错,有的没有效果,主要是身体恢复能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