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做生意亏本15年,却依旧是女人心目中最成功的男人?

我的学问不好,但从小就喜欢思考。我心里明白,我崇拜的人,不是政治家、不是事业经营者,我崇拜的是弘一大师,我敬佩的是史怀哲,我景仰的是赫尔曼·黑塞。史怀哲讲到,大自然是上帝最伟大的创作,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这开启了我对书店经营的一种兴趣。
“财物有时而尽,惟有‘诚’字是终身受用不尽的”,所以我有机会成家立业,所有公司全部以诚为始。经历25个春夏秋冬之后,我的生命才学到从容;曾是学家笔下的悠然自在,现在才化为生活中的美好。
我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因为病痛,我对书店无法做五年、十年长远的计划,而是要考虑每个当下安定心灵的可能。我本以为准备一点小本钱可以赔5-8年,没想到一直赔了15年。
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却是我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我们会面对现实经营的压力,但我曾说,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可是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
诚品赔钱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丰富的时间,因为这让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那种对生命态度的诚恳。第一次看到自己,是当我拥有的金钱超过生活所需之后,觉得钱不是那么重要。
其实,我不是一个笨人,我经历了年少的贫困,但运气很好,工作十几年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我不想做太容易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认为是有兴趣、有意义,或者做一些从来没有人用这种方式做的事情。
我从诚建尝到赚钱的滋味,但我吃穿和过去一样,生活没有改变,有钱不会让我比较快乐。人,生不由你,死不由你,但生死之间总得做点什么。我不害怕死亡,但怕死后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
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业、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场。我个人觉得,要淬炼的不是事业的经营,要淬炼的是心性,因为kpi很容易比较,但dna很难追寻。
没有人有资格说贫困不该归我、苦难不该归我、病痛不该归我。生命当中没有那种理所当然的回报。你要做什么,你自己可以决定;你要得到什么?对不起,上天做主。这可能不太合乎商学院的逻辑,但可能是人的心灵最需要的养分。
利益也有近利、远利、短利、长利之别。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的钱,而没有注意到他是一个人。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很多人可以买到香奈儿,但买不到气质;可以买到很好的床,但买不到安稳的睡眠;可以买到豪华别墅,但买不到温馨的家庭;可以买到很好的食物,但不一定买到很好的食欲。
人最重要的素养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素养,就是善、爱和美的素养。台湾有一位很有名的文学家曾经讲过,活在当今社会,假使没有一点文学和艺术的涵养,日子是很难从容过下去的。生命终究是我们最重要的关口,而不是生意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