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趋激烈的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但也有百密难免有一疏的情况发生,在经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对他人知识产权构成侵权,给公司带来无谓的损失和风险。
1.商标设计版权归属存隐患
企业的商标及名字都是委托个人或公司设计的,有些直接拿朋友的作品来申请商标或让公司员工设计。很多企业主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让员工完成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职务工作,版权归公司所有。
殊不知,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第17条规定,委托他人设计的作品,其著作权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属于实际创作作品的个人。即便请自己公司的员工设计的作品其版权也不归公司所有而是归实际创作作品的员工所有。因此,不管委托谁来设计的商标,都要通过书面合同明确约定版权归属何方。
2.商标设计版权风险防范措施
现在房子、汽车、日用品可以进行网上拍卖,设计作品也不例外。许多公司会在一些平台上竞标他人设计的商标。通过网上操作完成网络竞标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往往举证困难。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竞标者有必要向设计者拿作品原稿并补签一份书面合同,并就作品的版权归属进行明确约定。
3.商标设计起名慎用付费字体
设计是对个性化创意和美化的追求。市面上出现一些付费的字体公司,他们致力于字体创新设计并销售其发布的各种字体。企业爱好用新颖的字体给自己的商标增添些许新意。殊不知付费字体在司法界相关法律条例还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尽管司法院在2008年方正字体诉宝洁使用“飘柔”字体做商标败诉。但是在2011年巴喜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被江苏省高院终审判决书判定商标侵犯计算机美术字体的版权。该高院认为字体是一种美术设计享有版权,同时也享有软件著作权。因此,在计算机字体有争议的司法环境下,企业应向设计人员提出避免使用付费字体,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另外,名人亲笔题词设计也要签订关于版权转让的书面合同。
因此,企业在注重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和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知识权益,不断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