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和新社保,钱袋子怎么变?

2019年1月1日起,有两件大事:
1、社保新变化
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目前很多企业是按照社保缴纳基数的下限来给员工缴纳社保的,2019年起,很可能全部按照实际工资缴纳,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税率讲了,到手工资可能更低的所在,是好是坏,我们后面详细分析。)
2、个人所得税新变化
(1)综合税制
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三项所得与工资薪金合并起来计算纳税,并实行专项附加扣除。
(对有以上四种收入的高收入人群才有影响,多高算高收入呢,后面有分析)
(2)起征点提高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最受关注的就是它了,不用等到2019年,2018年10月1日就开始了)
(3)个人所得税增加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最大的创新之举,细节还没有公布,耐着性子翘首以盼吧)
变化这么多,宝宝心里苦啊,看不懂啊,没关系,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一、社保基数变了是好是坏?
社保基数的变化,只跟一部分人有关系(政策未完全确定):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按照社保缴纳的下限,给你缴纳社保,有关系的人群说的就是你了~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到手的工资更少了!
那是不是坏事呢?
我们分项目来看,社保五险中需要个人缴纳的只有三种:养老险、医疗险、失业保险。
重点说一下比较重要的养老险和医疗险。
1、养老险
因为从下限到实际工资,基数提高了,所以养老险扣的更多了,从而到手的工资更低了。
但是少掉的那部分钱去哪了呢,到了你本人的养老险的个人账户,退休后可以领取。而且还有两个好处:
(1)企业也给你多交了养老险
缴纳养老金的基数,与以后领取多少养老金是直接挂钩的,而且公司缴纳比例更高,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只是延后到了退休后领取(个人账户有利息)。但是,对公司而言,无疑是加大了企业成本。
粗略测算了一下,对一个1万元的广州市员工来说,企业成本将大约增加14%,其中养老险支出成本增加9%。
(2)节约了个人所得税
社保支出是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所以相当于少交了一部分税。
粗略的估算了下,还是以广州1万元的职工为例,虽然当前到手工资低了,未来养老金水平会提升25%左右。
2、医疗险
因为本人医疗险多缴纳的部分,直接进入医保账户,可以立即使用,所以对个人影响不大,但是无疑增加了公司的成本。
粗略测算了一下,对一个1万元的广州员工来说,企业成本将大约增加14%,其中医疗险支出成本增加4.5%。
二、个人所得税
1、对没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人来说:
交的税更少了
关于所得税怎么变,应该关心三个问题:
(1)起征点
(2)应纳税所得额分级
(3)所得税率
从新版的个税表来看,除了税率没有变化,还是3%-45%外,另外两个方面都发生了有利的变化。
起征点是最明显的,之前扣除抵扣项目(三险一金、递延养老保险、税优健康险企业年金等)后,3500元以下不需要纳税,现在是5000元不需要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分级的变化非常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3%-20%的税率部分,由超过起征点9000元,变到超过起征点25000元。中等收入者税负有了极大的下降。
新政策后,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项目后,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人群将大大获益,8千-1.7万的人群降幅最明显,3万元以上人群对3万元以上部分没有降低。
以30000元收入人群为例,以前每月交5620元,新政策后每月交3590元,每年节省24360元。
2、对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人来说:
结果可能不一定
在此之前,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分开计税的,2019年开始开始合并计税,如果一个人四种收入均有,加在一起基数就比较高了。
这一部分比较复杂,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项目后,四种收入合计小于3万元仍然是受益的,工资薪金高于3万元的,某一些人可能会略微加重。
3、增加了专项扣除
该部分是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在之前,需要纳税的金额是:
工资薪金-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递延养老险-税优健康险
-企业年金-起征点
2019年开始,将增加可以在计税前可以扣除的: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怎样扣,有待政策明确。比如养老支出怎么统计、多大年龄算老人,供养老人有多个兄弟姐妹跟独生子女怎么处理;怎样判断其他支出等。
介绍就到这了,稍后我们再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