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王岐山同志在浙江省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可以说,“把纪律挺在前面”是中央纪委结合当前反腐形势提出的最具前瞻性、针对性观点。而要做到“把纪律挺在前面”,最关键的就是要在思想上破冰。
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思想上“破冰”,必须“三转”到位
转职能就是要改变只注重查办大案要案的思维。过去纪委习惯谈“双规”了多少党员干部,查处了多少违纪金额,但查办案件工作只是纪委职责的一个方面,只能管住“少数”,要管住“大多数”党员干部必须依靠纪律和规矩。我们要真正把握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今年,西湖区针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会风会纪、收受红包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一起公车私用、一起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员进行立案处理,相关单位还被核减事业编制1名,这是西湖区首例核减编制的案例。
转方式就是要改变纪检干部包打天下的思维。去年,西湖区纪委曾对参加的议事机构进行统计,共参加124个议事机构。全年不间断开展消防、民生、招投标、创建、房屋征迁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不仅分散了纪委开展本职工作的精力,而且由于这类工作纪委平时了解甚少,所以管不了、管不好。现在,区纪委参与的议事机构只有22个,做到了按党章要求把纪律审查放在首要位置,不该管的一律不管,集中精力抓好执纪、监督、问责这三样主责,发挥“纪律”的治本作用。
转作风就是要改变纪检干部为一般干部的思维。“打铁还需自身硬”,个别纪检干部在思想上仍存在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作为、软作为问题,认为监督检查太认真会“得罪人”,查办案件太认真会“被打击报复”。但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纪检干部的职责,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近期,我们出台了《西湖区纪委监察局干部监督和绩效考评暂行办法》,重点对纪检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等行为进行明确,其主导思想就是“执纪者必先守纪、监督者必先接受监督”。
党员干部要思想“破冰”,必须治好“三病”
治“违纪小事”的病。个别党员干部思想上存在“只要不违法就都能做”的观念,认为只要不把公款揣进自己兜里就行。如西湖区原统计局局长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仍然我行我素,在春节、妇女节、端午节期间发放年节福利,还使用专项经费组织干部职工泡温泉,这种行为已经越过了纪律的“红线”。
治“有权任性”的病。个别党员干部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认为可以“任性”私用,却不知自己的行为已在群众当中造成恶劣影响。如西湖区原计生委主任利用手上权力组织干部职工出国游,还用公款带上妻女一起出游,这就是典型的“有权任性”。
治“心存侥幸”的病。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为违纪问题打“擦边球”,只要没人发现就不是大问题。如西湖区原禾草街房管所所长2004年为朋友违章搭建的房子办理了公房证,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时至2012年南昌地铁1号线拆迁,请托人从中获得拆迁补偿款105万元,经举报揭发,该所长也由最初的帮朋友忙而违纪违法,终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