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甘肃省某县中学高三学生高某由于看到同学将自己的照片“丑化”,并在网上发布有损自己形象的图片信息,遂购买了净重5克的溴敌隆毒鼠药一包,投入本班饮用水的保温桶中。
2015年3月至6月,周某和同学等6人因沉迷网络,在无钱上网的情况下,共谋抢劫其他学生的财物。
2016年2月,浙江省某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小李(女,16周岁)猥亵儿童一案时,发现该案双方均系某民办寄宿学校学生,因校园琐事,小李纠集他人对被害人小王(女,13周岁)实施了聚众猥亵行为(还有三名侵害人因未满16周岁没有追究刑事责任,另行处理)。
四川省某高中学校学生段某,因在学校被他人强行收取“保护费”,遂萌生了成立“地下学生会”收取“保护费”的念头。段某以保护自己和朋友为名,纠集在校学生、社会闲散青年共30余名,成立“地下学生会”。
12月19日,男孩偷开车撞死准爸爸,监控还原残忍一幕11岁男孩以为撞树枝。
.......
中小学生实施校园欺凌和暴力违法的犯罪时有发生,为什么在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身上会发生这些残暴的事件,引起了当下社会的反思,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都不能轻视未成年的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法治教育应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应定期、普遍、系统的开展法治宣传和教育活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应该纳入课堂,推动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