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们最痛恨的事情,大概就是交过路费了。“此路是我修,要过留下买路钱。”
01
那么,全国的“买路钱”大概有多少呢?
猫妹最近看了交通运输部汇总发布的《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该《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4548.5亿元,与2015年相比净增450.7亿元,增长11%。
一年4548.5亿的过路费!2016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3亿,平衡每辆车“贡献”了1516元。
很多吗?
多乎哉不多也!因为交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这4548.5亿还不够还利息钱!
02
2016年公路系统支出8691.7亿元,比2015年净增1406.7亿元,增长19.3%,其中主要增长是还本付息支出。
这8691.7亿元怎么偿还个本息法呢:
《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偿还债务本金支出4750.5亿元,偿还债务利息支出2313.3亿元,分别占收费公路支出总额的54.7%和26.6%,两者相加,这还本付息就占总支出超过八成。
仔细一看,2016年全国的过路费还不够偿还收费公路债务的年度本金呢!还差202亿呢!所以啊,2016年全国收费公路收支缺口4143.3亿元,比2015年增加956亿元。
收4000多亿,还缺口4143.3亿,这得欠了多少钱啊?为了建设收费公路,全国各级单位总共欠了多少钱呢?
猫妹注意到,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达到4.86万亿元,与2015年相比,净增加4061亿元,增长9.1%。
猫妹简单算了下,相当于全国每辆机动车“承担”着16200元,按照去年平均每辆车1516元的“贡献”,还需要10.686年交通部门才能用过路费还清这笔巨债。
更糟糕的是,这4.86万亿元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2016年偿还债务本金支出较2015年增加了35.8%,增速比较突出;偿还债务利息支出较2015年增加了2.7%,增速较为平稳。数据表明,当前收费公路已进入还债偿债高峰期。
03
为什么欠了这么多钱?
这跟我国公路建设模式是有关的。
和很多人想象的修路是政府出钱不同,尽管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用于公路建设养护的中央专项交通资金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主要依靠收费公路政策筹集资金。
这就是借钱修路,然后再收过路费还。
《统计公报》显示,目前17.11万公里收费公路累计建设投资7.59万亿元,其中4.81万亿元是银行贷款本金,0.42万亿元是其他债务本金,分别占到63.5%和5.5%。
这意味着,路修得越多越长,那么欠的债务就越大。
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未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计11.8万公里,所以,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加速成网的关键建设阶段,新增债务主要是新建高速公路带来的。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与2011年相比,收费高速公路净增加4.48万公里,增长了56.4%,累计建设投资总额净增加3.63万亿元,其中2.45万亿元是举借的银行贷款等债务本金。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债务越来越多的直接原因。
据交通部数据,2014年四车道高速公路平均造价已达7700万/公里。考虑到人力成本和物价涨幅,目前修1公里高速估计将花掉近1亿元。
所以即使18家上市高速公路是赚钱的,很多到期了公路仍旧收费。
到期继续收费的高速公路中,数首都机场高速最为典型,这条黄金高速简直就是摇钱树。
04
那么,欠了这么多钱,还得起吗?
关于这点,交通部门还是“有信心”的。
他们说,收费公路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一是虽然目前收费公路的债务还在增长,但总体上仍在有效偿还。《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年底债务余额48554.7亿元,与累计举借的52339.3亿元建设债务本金相比,净减少了3784.6亿元,即已经偿还了7.2%的债务本金,说明债务是在继续有效偿还的。
二是收费公路债务规模的增长是阶段性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有明确的规划目标,随着路网的逐步完善和建设规模的阶段性规律,今后每年增加的债务可能会逐步回落,通行费收入则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而增加,收费公路的偿债能力将不断增强,届时债务规模会逐步下降,收支趋于平衡。
05
中西部地区修路能回本吗?
但这有个小问题,那就是都是高速公路都收费,但是不同地方的路能收到的钱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地形是东部地区一般是平原,造价低,经济也发达,收益高的,但这些地区高速公路修得早,收费几近饱和,逾期继续收费成常态。
▲中国高速公路布局
收益高的,地形好的地区收费几近饱和。
现在要修的路基本都在中西部地区。据统计,仅2015年全国在建待建高速公路就达2.33万公里(含地方高速),其中中西部地区新建待建里程1.59万,占比超过六成。
那么,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收益差距有多大呢?让我们看一个数据,从债务余额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约各占三分之一,但从通行费收入来看,东部地区的收入大约占全国的一半,中西部各占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同样的投入,东部地区的收入是中西部地区的收益的两倍。
所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费公路确实存在着偿债压力更大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一般是山脉戈壁等高难度地形,造价高。以目前在建的汶马高速为例,全程172公里,全线86.5%是架设在深山峡谷的桥梁隧道,其中隧道96公里、桥梁52公里,总投资287亿,平均每公里造价1.668亿。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67倍。
以现有的收费水平,需要几十年才能回本。
那么,中西部的高速公路该不该修呢?
交通部门认为举债也要修。
他们引用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报告认为,“从道路交通投资对缓解贫困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来讲,对中国西部省区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要比东部省区高出约10倍。”
所以“十三五”期,我国将重点建设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对城区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全覆盖,主要建设任务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因此,未来一个时期,高速公路建设还会保持一定速度,里程规模也会持续稳定增长。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口号。
中西部有众多国道省道,并且青壮年人口持续流出,在这些地方建造成本是全国水平2倍以上的高速公路,通行车辆不多,怎么偿还贷款呢?
当然,如果这些高速公路有战略意义就另说了。
你要算经济账,人家算战略意义。
本文有大猫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