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南湖区新丰镇某社区的张阿姨与邻居小沈争吵起来,双方互不相让。后来张阿姨的儿子下班回来,也加入到争吵行列。小青年火气大,没吵几句就动起手来。
张阿姨一家刚搬到此处不到3个月,每天下班后门口都停放着五六辆楼上邻居的电瓶车,由于楼道口比较狭窄,这些车子横七竖八地停着,严重影响了正常出入,张阿姨每次都得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通过。即便这样,丝袜还连续两次被钩破,裙角被钩住更是常有的事。
张阿姨找了机会与邻居小沈沟通,想让他关照一下朋友,不要将车子停在楼道口。但是,一个多月下来,情况丝毫没有改变。
乱停车引发邻里矛盾
这天,张阿姨回家又看到车子乱七八糟地堵在那儿,再听听楼上小沈家热热闹闹的聚餐声音,一下子就火了,开始在楼下骂起来。小沈听到骂声后,就开始跟张阿姨吵。后来被陆陆续续下班回家的邻居劝散。
事情还没有完。第二天,张阿姨未和楼内任何人商量便请师傅来,准备在楼道门旁的公用部位装一扇铁门,阻止自行车及电瓶车进来。但这一举动引起楼内其他邻居的强烈反对,“你怎么有权随便安装铁门,把公用部位拦起来自己独用?”“这不成你家的停车场了吗?”
小沈便代表楼上的其他住户与张阿姨交涉,没想到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很快又争吵起来,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后来社区调解主任小费赶过来阻止了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小沈向新丰镇老娘舅工作室反映了情况,请求帮助。
老娘舅出面防止事态扩大
老娘舅陈连荣和小费及时介入调解。他们先到现场勘察,并向其他居民和网格管理服务员了解情况。随后陈连荣与小费分别找张阿姨和小沈谈话。
陈连荣告诉张阿姨:“装防盗门谁也管不着,但按规定要离门20到30厘米,也就是不超过一墙厚,但你安装的却是走道铁门,已超出1.5米,这便成了你家的自行车棚,这肯定是不对的:第一是违章;第二是占为己有。通道是公用的,不能设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为防乱停放电瓶车,但行为却是违法的,要纠正。”
“那我也是没办法啊,跟他说了几次都没用,袜子都钩破好几双了。”
“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心里确实不痛快。至于停车问题,我们会找小沈的,如果今后再乱停乱放影响他人进出,我们一定干预。”
那边,小费也批评小沈:“张阿姨跟你说过几次了,你依然没有提醒朋友将车辆停放整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本来是小事,提醒一下就能解决的,现在却闹到打人,更是错上加错。”
“打人是我不对,但当时她儿子用手指着我的鼻子,我也火啊!”
“那你把人家打伤了,怎么办?”
“让他去医院检查,医疗费我出!”了解小沈的态度后,小费想征询张阿姨的意见,没想到张阿姨却说:“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我们岂不是白吃亏呀?谁怕谁啊!”
“现在是法治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邻里之间友爱互助更是一种美德的体现。古人都晓得‘远亲不如近邻’,你怎么不明白呢?遇到事情,第一火气不要大,第二要讲法,第三要讲德。电瓶车停得太多,影响你家正常出入是他们不对。你可以提出‘此处不能停车、方便走路’的合理要求。你安装铁门的事没有经过邻居同意,现在楼内10多户人家对你擅自安装铁门都持反对意见,怎么办?”
张阿姨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如果我讲过之后车子停放好了,我也不至于装铁门啊。再说,装铁门也需要花钱的。现在我师傅请了,材料也买了,怎么能说不装就不装?”
“遵纪守法最重要,只能立刻停工,不然依法处置后果更加严重。”听了小费这些话,张阿姨答应回去好好想想,第二天给答复。
双方承诺互谅互让
第二天,老娘舅召集该网格的网格长、社区调解主任、专兼职网格管理服务员以及2位居民代表、张阿姨、小沈在社区居委会开会协商此事。调解人员草拟了协议发给双方,提出开会要协商两点,一是张阿姨要立刻停止安装铁门;二是楼上居民不准在此乱停放自行车和电瓶车。
小沈首先发言,为自己的打人行为向张阿姨道歉,愿意承担去医院检查的所有费用,并说协议内容合法合理,也照顾到两方面的情况。张阿姨看到小沈态度诚恳后,也为私自装铁门之事向大家表示歉意,并表态不会继续安装。此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意见,都提出由网格长监督,由兼职网格管理服务员现场看管,防止走道内车子乱停乱放,影响整栋楼居民的生活秩序,重新滋生矛盾问题。最后大家一致达成协议。
(南湖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