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红灯停、绿灯行。请耐心在等待线前等信号灯变绿。”3月16日中午,虽然已到午餐时间,但是作为三门县城上洋路的“路长”,三门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陈海亮不忘到负责路段查看路况,提醒市民遵守交通规则。
原来,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该县交警大队自3月份开始创新工作机制,推出“路长制”,将县城人民路、上洋路、新兴街等区域确定为严管路段,由副大队长分别担任三个路段路长。而在其他乡镇(街道)也各确定1条重点道路或路段,由中队长担任路长。
“多亏他们常来巡逻,交通违法行为有了明显好转,尤其是非机动车乱过马路现象减少,上洋路也变得通畅多了。”位于上洋路旁的商户李爱妹说起最近的交通状况,不禁为交警们点赞。
而这,只是县交警大队开展“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行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此次整治为期10个月,期间将开展3轮12波次行动,每波次各确定一个重点查处行为。其中,每周四确定为全县集中统一行动日,严查“乱行车,乱停车,乱过路,酒驾、毒驾,涉牌涉证,涉及摩托车违法行为,‘四小车’非法客运”等7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同时,此次整治将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规定,对机动车5次以上交通违法逾期未处理的、“两客一危”车辆及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逾期未处理的,机动车未悬挂号牌、使用其他车辆号牌、使用伪造变造号牌、逾期未检验或者未报废的,一律依法扣留机动车;对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的违法嫌疑人,一律依法拘留;对机动车在城市主干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绝驶离的,一律依法拖移;对妨碍交警执法或者暴力抗法的,一律依法从快从重处理。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3月底前启用交通违法 ‘随手拍’,发动群众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并在6月底前在城区建10个以上不礼让‘斑马线’抓拍设备,加大科技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力度。”陈海亮表示,希望通过“路长制”“严查违法行为”“科技查处”等措施多拳齐下,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升交通参与者遵法守法意识,助推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据统计,在3月16日至17日凌晨的第一轮第一波次集中统一行动中,共查获酒后驾驶5起,乱行车50起,其他违法行为144起。
三门机动车辆少,管理相对方便些。
管理上的经验各地要相互借鉴。
文明“治路”有“三招”